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热点 > 正文

《沙家浜》纪录片摄制组莅蕉拍摄 寻根闽东

2015-05-12 10:58:2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察看天峰院“红色记忆事件”遗址

 

  大梦蕉城 (杨菲菲)沙家浜、芦苇荡……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京剧“沙家浜”曾经唱遍大江南北,而其中众多的英雄人物原型就是闽东抗日将士。如今,烽火已经远去,但那抹红色的记忆却不曾消散。5月9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沙家浜》纪录片摄制组一行来到蕉城这片红土地上,以“沙家浜”为题材拍摄纪录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闽东红土地文化促进会会长林鸿坚接受访谈,讲述闽东“沙家浜”精神。区领导曾家庆、陈国秋全程陪同。

 


在洋中亲母岭拍摄纪录片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沙家浜》纪录片摄制组一行先后来到洋中亲母岭战斗遗址,虎贝梅鹤、文峰村闽东红军独立师北上抗日集训地,百丈岩红军九壮士牺牲遗址,桃花溪闽东红军独立师北上抗日集结整编地遗址,天峰院“红色记忆事件”遗址,支提寺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遗址及霍童闽东国共和谈、霍童暴动等遗址拍摄。

 


虎贝文峰村察看烈士故居

 

  宁德支提山是闽东主要革命老根据地之一。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此宣告成立,开始了艰难的革命历程。时隔70多年,当年炮火硝烟早已散尽,然而红色革命的遗迹与故事。抚今追昔,先烈们用鲜血与不屈写就的闽东光荣的革命历史并未随着时间的演变淹没在历史的舞台,反而越发显得弥足珍贵。行走九贝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红色景点串联而成的“红色之路”,如今也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历史的重要途径。

 

摄制组正在进行访谈

 

  在百丈岩红军九壮士牺牲遗址,林鸿坚感慨地谈起沙家浜精神。“寻找沙家浜的足迹从闽东开始,开始的时候部队从这里出发奔向抗日战争的战场。为了我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土地、人民的幸福,他们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的斗争献出生命。他们的革命信仰就像一条河一样,从闽东一路奔流,走向了抗日战场——江南,鱼水深情沙家浜,驰骋江南杀日寇,演绎让我们亿万人震撼的动人故事。”林鸿坚说,沙家浜精神还在世世代代流传着,通过找寻闽东红军的足迹,探索沙家浜精神的源头,必须弘扬传承并发展这种党的精神。

 

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闽东红土地文化促进会会长林鸿坚接受访谈

 

  “现在拍摄的这个篇章主要回顾当年的沙家浜伤病员,他们中间大多数都是来自闽东的红军战士、讲到伤病员就必须要寻根,所以就来到了宁德。这次来宁德很有收获,看到很多的革命旧址,当年红军的逗留地,老六团出发前的旧址,都让我感到振奋。”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影视中心主任黄朱清介绍,《沙家浜》纪录片共分为四个篇章,此次在闽东拍摄及采访的内容主要用于第一篇章且占主要篇幅。

 

  而拍摄此片的目的除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外,也为了让更多后人深入了解抗战“沙家浜故事”,弘扬传承军民鱼水的传统。据了解,为拍摄《沙家浜》纪录片,摄制组一行还采访了当年了解“沙家浜”抗战故事的新四军老战士及上海沪剧团、北京京剧院的老演员们,已先后走访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红色遗址。

 


责任编辑:XIEY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