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蕉城九仙畲村:“搬”出幸福新生活
宽敞村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整齐划一的崭新楼房
在蓝天绿树映衬下
显得格外美丽
卫生所、畲族文化活动中心
休闲活动广场
水电路讯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便是蕉城区九都镇九仙畲村
如今的“模样”
地处蕉城区西北部,现有6个自然村、246户881人,其中,畲族人口达60%以上,是著名的畲族文化村。30多年前,村民大多居住半山腰,茅草为顶、泥土为地,依靠传统农业种植、茶叶粗加工、零散家禽养殖等自给自足,交通、用水、用电落后。1987年9月,一场百年罕见泥石流灾害,让原本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一夜间,5座房屋倒塌,31人遇难,泥浆、乱石、碎瓦淹没整个畲村,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复存在。
“九仙花苑”前身“九仙新村”
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帮助下,经过灾后重建、下山搬迁和造福工程等发展阶段,九仙村民“告别”了大山,逐步形成由九仙畲民聚居的九仙新村。2016年,国家重点工程衢宁铁路宁德段建设需征用九仙新村,蕉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村庄附近新建现代小区“九仙花苑”,九仙村民再次“搬家”。
从“忧居”到“优居”,村民们不仅挪出“穷窝”,也解锁了脱贫致富“新密码”。九仙村因地制宜按照“茶业富民、文旅兴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富民兴村“造血”产业。
立足传统茶产业,九仙村进行茶叶加工、品牌建立等全产业链开发,先后引进福云六号、金牡丹、黄观音、金观音等茶树品种,通过与周边茶叶龙头企业对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并实施“茶叶认筹制”,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增加茶叶产量、提升茶叶质量,实现村集体、企业和群众三方共赢。“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800亩,靠着茶叶,每户村民年增收3万至5万元。今年还建设完成茶叶加工厂暨仓储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后,预计年产值约1500万元,可提供30个就业岗位。”村党支部书记钟罗德说。
九仙村以发展畲家特色旅游为契机,积极推广夏橙、芦柑、毛竹等林果种植,以及鸡、鸭等林下养殖,围绕生态发展,打造多层次立体农业发展架构,先后完成九仙村智慧小区、九仙村畲族特色文化提升工程、九仙村凤凰广场舞台、九仙村畲族文化中心民宿改造等一系列项目,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研学旅游、畲族文产的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富民强村路子,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据统计,仅2021年,九仙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养殖业、林木业、物流业、旅游业全面发展,九仙村在探索具有闽东特色的畲村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宽。近年来,九仙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福建省政协助力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委员联系点、中共宁德市委党校(宁德市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点。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九仙村城乡融合转型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持续加强自我造血功能,在大力推广茶叶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茶叶精加工生产全链条的同时,致力于农旅研学结合发展路子,让到九仙的游客,吃得好、住得舒服,切身感受畲族文化的魅力和风情,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驻村第一书记钟奶恩说。
□周思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24-03-10)百事农为先!九都科技特派员助力草莓丰产丰收
- (2024-09-16)云气、扶摇……蕉城河长制主题公园“批量上新
- (2024-10-12)秋“丰”起,稻谷香!这里水稻开镰收割啦~
- (2024-11-14)记住乡愁 | 秋冬季,蕉城这个传统村落里藏
- (2024-11-18)“科特派”来指导,九都镇克服连作“莓”烦恼
- (2024-12-25)摘草莓啦!本周六,九都第一届草莓采摘周启幕
- (2024-12-28)草莓熟了!“莓”事就来享受甜蜜时光吧!
- (2025-04-04)记住乡愁 | 云气风雅颂 诗滩赋比兴
- (2025-05-12)蕉城水稻育秧现场,“科特派”来支招→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