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讯 > 微讯 > 正文

蕉城赛龙舟 生生不息走千秋

2015-06-23 12:01:45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图 林翠慧 李锟

 

南岸比赛现场

 

  “ 嘿~赛龙舟赛龙舟赛龙舟喽;嗨哟嗨哟嗨哟嗨哟……洒一路汗水铺一程锦绣,掀起一排浪涛咱们赛龙舟。与命运搏斗和时间竞走,风飕飕一挥而就占鳌头。”端午赛龙舟,兰溪在喝彩,白鹭伴追求,雄赳赳同舟共济争上游。

 

龙舟赛现场

 

  过端午,赛龙舟,是中国人二千多年以来的传统习惯。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发源地——蕉城,赛龙舟又有着不同的寓意,它不仅有着与中国造船史相同的年轮,又有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还象征着海边人与命运搏斗,与自然抗争的顽强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朋友举旗加油

 

  6月20日正午,在滨海之都蕉城,龙舟赛现场,锣鼓喧天,礼炮轰鸣。数万市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兰溪沿岸风光带上,共同围观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竞渡赛。

 

赛前准备

 

  下午1时许,随着一声哨响,礼炮与锣鼓齐鸣,比赛宣布正式开始。现场,由来自蕉城区漳湾歧后、兰田,城南镇金蛇头组成的四支赛船队,如玄上之箭,迸射而出。在700米水程的赛道上,鼓手们在船上舞动双臂,起落之间,引导着水手们齐心协力披荆斩浪,鼓声伴着哟喝声,你追我赶,争相竞渡。

 

奋力划桨

 

  加油~加油~加油……河岸边、堤坝上、桥栏处,成群结队的市民密密麻麻站满了观赛的人群。加油声、呐喊声响彻兰溪两岸,将欢乐的气氛推到巅峰。

 

金蛇头代表队

 

  每年的端午节,蕉城民间除了吃粽子、挂艾叶、排五毒,最具人气的民俗活动就是赛龙舟。“参赛的四艘队中,兰田队占两艘,漳湾一艘,金蛇头一艘,每艘船26位水手,每位选手都是经过筛选的最精壮的队员参赛,力求在竞渡赛中拔得头筹。说是赛事,其实友谊和技术切磋才是比赛的宗旨。”金蛇头队代表队一位负责后勤的工作人员何安朝说。

 

蓝田龙舟队

 

  “龙舟年年似,规模节节高”。何安朝说,近年来,随着民众对民俗传统文化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像赛龙舟这样的团体活动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每年的赛事,都是对下一年经验的总结,不仅龙舟的款式和精美度越来越提高,规模逐年扩大,经验也更加丰富。

 

比赛进行中

 

  事实上,在比赛前一周或更长时间内,各家参赛队伍已开启紧张的训练模式,在自家的流域内反复练习,为的是在竞渡赛中划出水平,划出气势,划出赶海人的拼搏与敢闯。天时地利人和时,天公也做美。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天气也特别给力,晴而不晒,微风送爽,队员精神抖擞,围观者惬意观赛。

 

冲刺终点线

 

  “水密隔舱技艺世界闻名,而龙舟文化是其内涵的体现方式之一,不可分割,又一脉传承。每年回国,最爱看的就是蕉城的龙舟赛,特别是今年的比赛,更具规模与水平。”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同胞李建阑说,龙舟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也是弘扬“同舟共济、奋勇争先”传统精神美德的具体体现。

 

龙舟队员开心的笑容

 

  “成一番气候展一展风流,水粼粼的臂膀,一抖擞一抖擞,龙舟划向五大洲。”李建阑有感而发,他期望,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传承、流淌着民族血液的文化项目,赛出宁德,赛出福建。

 

龙舟队员特色四角帽

 


责任编辑:FMT

 

版权声明

原创稿件,版权所有。其他微信公众平台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使用。凡侵犯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中共蕉城区委宣传部网络办)联系电话:0593-2823067,13860301986。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