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活动 > 微作品 > 微图 > 正文

4号作品《童心是小鸟》(原12号)

2014-11-21 16:32:25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童心是小鸟
 
        2014年10月4日,国庆长假的第四天,因为前三天在家忙着接待外地归来的家人们,只在周边走走。这天刚好送走一批家人,驾车路过咸村镇,想起离咸村不远的霍童镇,近期的旅游文化宣传如火如荼,不知景色是否真如宣传中说得那样美好,因此,从咸村一路驱车往霍童而来。

        正是初秋时节,阳光格外温暖、格外透明。田野上,稻谷已经成熟,田里劳作的农人们,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秋天的田野真像一位历经磨练的乡村哲人,他孤独地守望着这方相濡以沐的乡情、乡音、乡土;村庄、老树、老农;禾苗、田地、稻谷;那么沉着、那么安祥、那么稳重,怀着一种亘古的信念、怀着一种对大地、乡野、村民的至爱,默默无闻地站立在养育他的大地上,思索着;站立在岁月的原野上,思索着;站立在生命的高度上,思索着……

        一路前行,山,突然变得灵秀起来,水,突然变得柔媚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错的,因了这灵山秀水,霍童,素来以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扬名闽东。霍童溪自西向东贯穿整个镇域,丰富而秀丽的自然景观林立两岸。山形山景错落有序,层层递进,蜿蜒曲折。老君岩、双鲤朝天、狮子峰、睡美人等景点皆栩栩如生。清澈幽蓝的溪水,似乎深不见底,蓝得近乎失真。此情此景,让我惊呼,多希望自己此刻就变成溪里的一尾鱼,或者溪边的一块石。

        古镇平日里没有太多旅客踏访,周围的山水环境没有遭到破坏,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清幽典雅的古韵。古镇内,最为经典的地方,要数那条古屋街道间的老街,即使几百年的光景过去了,古民居依然焕发着明清时期的光彩。老街上有一根矗立了200年的木旗杆,街尽头有象征文运昌盛的文昌阁、武运昌盛的武胜庙。据说,霍童早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先祖活动,有史前文化遗址多处,古建筑群落尚存。古民居大多保留了先民的群居特色,各个宗族以先后顺序建立自己的集居地,通常以一家一户或一户多家为特征;而在历史的演变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砖、木质结构及三合土墙三种外观。青砖外观的,自然是当年的大户人家,沿着街尾路边而建的青砖大院,每户大门前都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牌匾,上书“云蒸霞蔚”等字样,院内的对联和雕花的木栏,有意无意透露了各家各户的渊源脉络。嵌在木窗上的雕花,从明朝至今,盛开了几百年光景,如今已蛛尘加身呈现出寂寞的表情,却又拒绝凋零。

        走在这样的古街道上,熟悉的乡音让人心情舒畅。糕饼、芋头包、制糖、打铁、制茶等传统手工艺不知传承了多少年。临街的铺面大多是木质的门脸,透着岁月的痕迹。土墙、黑瓦、木门、匾额、天井、壁照,构成了古屋的人文气息。屋里住着的主人,也透着高深莫测的神气。在古屋天井里仰望蓝天,不由然产生时空变幻的遐想。如果,我是住这座古屋里的主人,生活在几百年前,我会是怎样的生存状况呢?似乎没有什么答案,还是继续寻找吧。

        路过一个古井,游人在模仿村人用木桶打水,手法滑稽,很有喜剧效果。在一个花鸟店前,我突然被几个孩子的动作吸引了。其中有位小女孩,小小的,三岁不到的样子,只见她停在一个鸟笼跟前不走了,想是被可爱的小鸟给吸引住了。小姑娘歪着脑袋盯着小鸟看了很久,那认真地神情像是在思考:小鸟叽叽喳喳,是不是在跟我说话呀?她兴奋地用童稚的语言,亲热地跟小鸟大声问好。小女孩天真可爱的举动,引得周围大人们一阵哄笑。我毫不犹豫地拍下了那个瞬间。让镜头定格这份美好。

        国庆长假霍童行,金色的田野、金色的稻浪、金色的稻穗、金色的秋风,那感觉如华丽的、古老的、穿越千年万年的诗词。

        小女孩可爱天真的神情,那金色的童年、金色的向往、金色的希冀、金色的种子,是朴实的、深情的、飘舞一年一季的美妙意境。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