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动听的扶贫“好声音”你听过吗?
图/文 林晓兰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村民种植方式零散单一,产量低,效益少,形成不了规模,村民务农积极性日渐消退,绝大部分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土地抛荒严重。而以村民合作社进行发展,又面临资金不足、设备不齐、技术不强的窘境,同样寸步难行。
万融全景
虎贝镇依仗独特的高山气候优势以及土地条件,现代农业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虎贝镇东源村村民成立的天冠山水果专业合作社搭上了福建万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趟顺风车,实现了“1+1>2”的扶贫成效。
由万融企业租下村里土地付土地租金,再投入基础设备以及技术支持,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农户成立合作社按生产成本投入少量资金并以出工(劳动力)作为资本,占百分之四十股份,剩下百分之二十股份归管理人员所有。
区领导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全新模式的开展,就像一场春风,鼓起了村民发展农业的信心,也给特困群众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在家门口找到事情做了,一天150元的工钱,生活越过越好了。”77岁高龄的黄郑成是虎贝镇东源村的贫困户,唯一的女儿身患重病并需要长期吃药,一家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由于年纪大了,黄郑成难以在外打工,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这对于靠低保过日的家庭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贫困户77岁老人
如今这一合作方式既盘活村里的土地和劳动力,又能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村里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无独有偶,赤溪镇以园区效应推进扶贫工作,又是一个成功的示范。2013年,千亩高优农业园区落地赤溪。园区按照“政府服务,企业投资,农民收益”的思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采取一园多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建设以新设施生产、新技术运用、新品种种植兼美丽乡村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高优农业示范园。
赤溪镇省级农民创业园区
据了解,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亩,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区财政及捆绑项目资金已投入5500万元,完成一期、二期3000亩土地流转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各类设施大棚1200亩,发展新优果蔬1800亩,并辐射带动雁乐平原及周边8个行政村万亩开发。
在绿城农业公司做蔬菜采摘工作的宋杨菊,今年45岁,是桃源村的一名聋哑人,也是本地的贫困户,丈夫身患残疾基本丧失劳动力,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需要抚养,一家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然而在过去,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据村邻介绍,从园区创立开始,宋杨菊就找到了一份每月两千多工资的固定工作,还能照顾到家里的孩子和丈夫,宋杨菊的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贫困户劳动
据了解,目前园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800多名,其中相对固定工人100多人,月收入两千多元;季节性工人700多人,年支付工资200多万元。成为该镇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主要渠道。
赤溪镇党务副书记林辉扬说,“通过发挥园区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的优势特长,与贫困户有效对接,以因户制宜、一户一策达成扶贫目标,效果喜人。”
赤溪镇省级农民创业园区
2016年是我区“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确保贫困群众全面脱贫,我区还组织实施“精准脱贫竞赛年”活动,在推进精准扶贫,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着重培育一批产业扶贫、信贷扶贫、整村推进、造福工程、挂钩帮扶、社会扶贫等方面的典型示范,以典型带工作,以竞赛促发展。
省农科院参与指导
我区确定了石后乡小岭村、霍童镇坑头及八斗村等12个区精准扶贫示范村。其中小岭村全村230户,865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外出或迁入城区,全村570亩土地,有80%的耕地被闲置,村集体土地没有有效盘活,村财薄弱,各项事业发展滞后。如何发挥整村优势,将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整合,让每一名群众共同享受发展红利,真正破解难题?
2015年,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小岭村扎实推进“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综合试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地实际又能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给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石后小岭村整村建设
目前,小岭村正在申报福建省特色旅游乡村。待休闲配套设施建成后,将由合作社与承包管理者订立项目管理体制,由承包者自负盈亏,接待游客取得收入,合作社提取营业额总收入的5%作为合作社的收益进行分配,让全体合作社成员(股民)共享第三产业所带来的效益分红。
在现代农业扶贫过程中,我区以精准助脱贫,以实效促发展,落实“六项百分百责任制”,既百分百落实区领导包乡(镇)、乡镇(街道)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基层所站)包户、下派第一书记包扶贫重点村、全区各单位分别挂一个扶贫重点村、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包括非领导职务干部)和社会力量包重点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形成全覆盖的挂钩帮扶制度,同时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把建档立卡这项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实施精准扶贫“网底工程”件事,全面形成“认贫、致贫、返贫”的筛选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上,做到“一户一策”,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End·
责任编辑:黄珊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16-12-09)高颜值美女主持带你畅游历史文化名村——黄家
- (2016-07-21)再也不用担心农村孩子的学习了,因为……
- (2015-01-04)“高山明珠虎贝”落户“大梦蕉城”
- (2016-12-15)偷偷告诉你,这里又有了新变化!快来看看,别
- (2016-07-14)今晚,虎贝“乡村表情”荣登省台,一定记得看
- (2015-12-02)“引凤还巢”他们用创业回报桑梓
- (2015-11-03)哥哥重症需换肝,妹妹微信筹善款记下爱心盼能
- (2015-09-08)咱老区人民的家门口也有休闲广场了
- (2015-07-02)家长们就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吧!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