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水韵九都 > 微讯 > 正文

水韵九都美了~美了~美了

2016-08-05 09:59:0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吴旭涛 颜凑

水系治理,还是建一堵高高的防洪堤?那就“out”了。上月,作为我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首批试点项目,蕉城区九都镇霍童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顺利完成。这一重大民生项目,让沿岸8万多人受益,也为工程的全省推广为提供了经验。

 

 
新理念

 

“这片河滩,原本规划修建总长1.5公里、防洪标准十年一遇的九都防洪堤,可围河造地200余亩。但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实施后,我们放弃了这一方案。”日前,在蕉城区九都镇霍童溪畔的九都河滩湿地,区长郭文胜正在向来自全省各地的考察团介绍霍童溪治水新理念。

 

 

河滩上,只见绿树成荫,“荷塘月色”“竹影唱晚”“古道索迹”“西山在望”等特色景观相连,河岸俨然成了江滨公园。两岸岸坡处,随处可见以网格状的“笼子”包裹住石块,这种护岸被称为“格宾笼”,还有可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水土保护毯,代替了高耸的防洪堤。

 

“我们用新理念治理霍童溪,退让出生态蓝线和岸线,留足河道行洪空间,以生态防洪的方式保障霍童溪两岸的安全。这种‘还地于河’的建设方式比原有围滩造堤更生态、更节约,共计节省资金近500万元。退让出的河滩让本段河岸线的防洪标准同样达到十年一遇。”郭文胜说。

 

 

有“百里画廊”之美称的霍童溪,是蕉城区的“母亲河”。但在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6·6”洪灾,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保护母亲河,让霍童溪得到根本有效的治理,是霍童溪沿岸百姓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实事。

 

去年,省政府动员部署在全省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首批建设试点项目落户九都镇。借助这一难得历史机遇,蕉城区下决心把这件惠及沿岸8万多人的重点民生工程办好。


但霍童溪沿线风景如画,文化资源丰富,如果按照一般方法,势必破坏生态与文脉,怎么办?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成为霍童溪治水理念。霍童溪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于今年2月启动建设,分为生态修复、生态清水、防洪安全三个部分,共建设贵村古村落水系治理区、洋岸坂水生态防护带、九都河滩湿地、云气乌潴滩和扶摇防洪堤五大功能区。

 

 

“在规划思路上,我们合理调整用地红线。在保护自然岸线上,做到不砍树、不占河、不占滩,保留了约18公里的自然河岸线,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河道及两岸原始风貌,实现水利建设从‘硬工程’到‘软自然’的转变。”蕉城区水利局局长杨定贡说。

 

    为了照顾沿岸不同的生态和水系环境,项目还做到了一河一策一段一方案。在水流湍急、淘刷较深的河段,采取干砌条石、浆砌块石的护岸形式;在水流较缓、卵石基础河段,采取格宾笼护岸形式;在水流缓慢、淤泥质基础河段,采取木桩护岸形式;在河面开阔、行洪通畅河段,采取恢复整治办法,打造漫滩、湿地。

 

 
重文脉

 

“修旧如旧”,原本在文物修复中常见,但在霍童溪水系治理过程中,当地也引入了这一概念。

 

九都镇贵村,是远近闻名的古村落,溪岸拥有元代的古渡口、清代水车石砌护岸、卵石防洪堤等等先人遗迹,至今依然发挥作用。明清的古民居群也离河岸不远。

 

 

古代水文化传承之地,水利工程应如何把握“变与不变”?

 

古渡口曾是商贾云集的码头,如今已成为人们的亲水平台,游客也络绎不绝。工程中,按照“修旧如旧”思路,恢复了古代的卵石路面,利用卵石加固渡口护坡,采用大块石板平整渡口周边河床,用生态治理的方式恢复古渡口风貌。

 

 

同样,溪岸一条长600米卵石防洪堤,为上世纪所建,虽然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部分位置出现破损但依然发挥作用。本次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通过堤脚卵石修补加固,堤边河流顶冲段修建砌石护岸等措施,加固旧堤及周边土坡,填补坑洞,进一步增强了旧堤的防护能力。这种“修旧如旧”的理念,还用在了古水车、风水林等其他遗迹遗址上。河岸,还有一片蔚为壮观的古树群,主要有榕树、樟树、枫杨等,平均树龄达200年以上,修复过程中,这些树木被原地保留、挂牌保护。松鼠、锦鸡、白鹭、白鹇鸟等众多野生物种在此繁衍栖息。

 

 

针对古村落的水系治理,蕉城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为主的理念,按照“修旧如旧”的建设标准,全面修缮古村落民居,留住乡愁。统筹相关部门项目,抓好畜禽养殖迁移和村级垃圾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提升和修复亲水景观,让水文化元素与古村落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保长效

 

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完工,累计投资约3500万元,治理总长度达18.1公里,其中护坡生态化改造3.4公里,岸坡绿化1.6万平方米。

 

 

四个月的建设完成后,如何保持长效?

 

当地在跟进后续管养上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我们设置了蓝线岸线,在河岸不同位置按照2年一遇和10年一遇水位线,设置界桩和标示牌,以最简单直观的形式向群众展示水文变化情况。我们还落实了河长制,明确河段长区段长职责和分工,建设广播预警系统,依托镇水利站下设河道管养站,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做到该保护的保护,该建设的建设,该管理的管理。”杨定贡说。

 

 

水系生态也要保长效。项目在建设期间,把水利风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啃下农村环境治理的“硬骨头”:先后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站3处,在洋岸坂等村开辟了4处荷花池湿地用于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添置了压缩式垃圾车,建立了垃圾清运系统,还拆除了霍童溪禁养区范围内的猪圈26座,拆除面积达4000平方米。 

 

霍童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多重利好。“项目的建成,有效提高沿线村庄的防洪标准,保障行洪安全,并为霍童溪生物多样性提供优质生态环境,让霍童溪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还有力促进霍童溪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郭文胜说。

 

·End·

 

责任编辑:黄珊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