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联盟 > 幸福福鼎 > 正文

逐渐消失的赤脚医生

2014-08-14 11:03:49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农家人的厅堂内都会贴一幅画:一个浓眉大眼的姑娘,扎着两条短辫,穿一件碎格红上衣,下身是肥肥大大的蓝裤子,打着赤脚,肩上斜挎一只药箱,深红的箱盖上涂着浅色十字,意气风发地走在麦浪翻滚的田埂上。画上这姑娘就是一名“赤脚医生”。

可是,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找到它的主人公了,因为,他们早已和我们渐行渐远……

“赤脚医生”是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说得通俗些,村民叫那些光着脚丫下田种地的医生做“赤脚医生”。作为一段历史,“赤脚医生”背着红色十字药箱匆匆行走的身影,成了农村集体经济时代经典的画面之一,也深深地印在了一代人的心里。

说起“赤脚医生”,不能不说一下赤脚医生的从业宝典——《赤脚医生手册》。大规模的赤脚医生培训工作普遍展开后,各地都在争相编辑出版培训教材。大浪淘沙,1969年,总结各方面经验,由上海和浙江的中医学院集体编著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最终一炮打响,不仅成了赤脚医生人手一册的从业宝典,成为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而且还红遍全球,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被英国、美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成50多种文字,而风靡世界。

“赤脚医生”的装备非常简单,只有一个药箱、一个听诊器、一个体温表和一个装着针管的铝盒子。每次出诊,这几件行头都背在身上。

记得小时候,一看到“赤脚医生”缓缓向自己走来,心里就感到莫名害怕,特别是那粗粗的针管,让人心惊胆怯。每次,给我打针的医生,一直在哄我:“来来来,给你吃糖丸,不哭不哭哦。”我还在大哭,在哭的时候医生给我打了针,然后有时候会给一些糖丸吃,不过我还真的现在才知道这个糖叫宝塔糖哦,嘻嘻,真的很像宝塔啊,说不定就是这个宝塔把肚子里面的蛔虫镇压了,所以虫虫们都怕了哦。

随着时代的变迁,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结束了。

台山岛村医王侗弟(左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虽昙花一现,但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特殊群体——“赤脚医生”。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已和我们渐行渐远,但他们对人类,尤其是对当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注定要永载史册的。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