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光中的守望
编者:《蕉城手感记忆》专栏是展示一些有着蕉城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这些技能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每一门技艺都烙着蕉城人的印记。例如:打铁,麦芽糖,纸扎,剪刀,手杆秤,剪纸等等。蕉城手感技艺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蕉城人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我们将把蕉城手感技艺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通过《蕉城手感记忆》专栏展示给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蕉城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期登载的是银光中的守望。
图/池惟强 文/林小耳
6月,一个早晨,宁德蕉城区的一家老字号——林德团金银首饰店的作坊,小而简陋,各种式样的锥子、钻子、刀子等有条不紊地摆放着。传承人杨月术正在制作一个银镯。
银饰加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具
银饰制作的第一步就是熔银
这家老店创建于1902年,取字号“林德团”寓意“林家以德为本,一团和气,生财有道”,传承至今已有五代。
退火是用焊枪将熔银后制成的银料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证足够的时间。用来退去银子本身的钢性,其目的就是改善银料的可塑性和韧性,使银料的化学成分均匀
将银块反复捶打成长条形
杨月术说,清末民初时,蕉城民间婚嫁、生育都要用上银饰,加上畲族服饰对银饰的需求以及外销市场,这一时期蕉城的银饰品手工艺行业十分繁荣,拉线、挑花等制作水平非常精湛。但近几年,人们对金饰品的需求大大增加,银饰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银器制作更是日渐式微。
在制作手镯的过程中,银块经过最终打磨后变成长条形
篆花
杨师傅从1999年开始学习民间银制品制作手艺,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只见他娴熟地熔银、打坯……一小块银锭在其手中灵活地翻飞,不断变幻着模样。一般说来,打造一件银器需近20道工序。银匠先要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经锤、敲、压、剪、刻、镂、缠、磨、雕、焊等技艺打制出精美纹样,最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银条通过圆锥形的木棍来确定制作手镯的大小
抛光的第一道工序是用铜丝刷反复刷洗进行抛光,将铜表面氧化物刷除
经一系列繁琐细致的工序,一个漂亮的镯子终于大功告成。
最后用玛瑙刮银表面进行抛光
察看手镯成色
“银饰手工制作的要求会更细致一些,手工打制出的银器、银饰有韧性,且纯度也更高。”杨师傅说,“现在,年轻人大多缺乏耐心,学成制作银饰品的技术需3到6年,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下来。在宁德这边,在我们这一代之后基本没有人再收徒弟了。”他的愿望,就是希望这门传统手艺能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点击排名
- (2016-09-09)蕉城第一波优秀教师来袭,谁是你心中的“最美
- (2016-06-17)身份证3522开头的宁德人,其实根本不用出国旅
- (2017-09-01)宁德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揭开一段波澜沉浮的真
- (2018-02-25)【扫黑除恶】举报有奖!蕉城公安面向社会收集
- (2018-01-08)厉害了!9家风景区获批“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水
- (2016-04-26)菜市场の旅行丨人生百味之“东湖市场”
- (2014-08-12)蕉城元宵节习俗走透透
- (2014-08-12)雪国蕉城 水墨江南
- (2014-08-12)纸扎传承技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