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推荐-旧 > 正文

闽剧如何俘获蕉城人?台上台下“戏”份十足

2016-12-16 15:22:01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 林晓兰

随社会进程发展,闽剧这一传统艺术文化,在中心城区或已难觅踪迹,但在许多农村,却传唱至今。在蕉城,三乡七里二十五都,上百个村庄依然保持着过神节请戏团进村唱戏的传统习俗,俗称“请神看戏”,村民们寄娱神活动以保全村安康。

锣鼓喧天 娱神节唱大戏

咚锵,咚锵,咚咚锵”“依呀…啊….”一句韵味十足的闽剧唱腔,伴着一阵急促的鼓乐声,从虎贝镇旧厝村的祖厅里传了出来。

循声而入,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印入眼帘。戏台上,一出《八仙过海》拉开序幕。在鼓乐声的伴奏下,来自福清的闽剧演员们用福州话咿咿呀呀地唱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戏剧人物嬉笑怒骂的演绎中,分外鲜活。戏台下,上百名观众拥坐在大厅里看得入迷。

11月26日,正逢农历十月二十七,虎贝镇辖区的旧厝村、新厝村、中洋里村锣鼓喧鸣,上演起闽剧大戏。

原来,这天是当地传统节庆日——“齐天大圣诞辰日”。这节,在当地村民眼中,与春节可相媲美,都要“请神看戏”。村里按户按人头捐戏款来请戏团,下午晚上各唱一出,连着演出三天,方便邀请四邻八村的朋友来看戏。家家户户在这天也都会尽量赶返家中,闹腾起喜庆的氛围,仿佛千百年时光仍驻。

在戏台周边忙前忙后的是旧厝村今年负责牵头办戏的戏头黄孝清,由于今年家中喜添双胞胎孙子,他成了村里的喜头。黄孝清告诉记者,本村一直延续一个传统,每逢神节请戏便由村里当年的“喜头”(即当年家有喜事,娶媳妇、生孩子等办过喜事的村民)牵头,召集乡亲从宫庙请来神像,供奉大厅来赏戏。当喜头要处理各种杂事,虽然累,但是黄孝清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是村里共同的喜庆和祈福,对于自己而言,也能讨个好彩头。

 

 

张罗完杂事,黄孝清也偷得一阵清闲,坐在大厅看戏了,他可是一个老戏迷。“这戏班,是村里对比过好几家剧团才选上的,唱得不错!”

南腔北调 忆情怀寄乡愁

听说这剧团很多年前来过了”“花旦长得很水灵,声音也特别好听!”“希望今年可以演一出《曲判记》,好多年没看了!”

演戏前,村里的老人早早就来到大厅里坐着,你一言我一语,眉眼里呈现着逢红喜事才有的喜悦。翘首以盼,等待着锣鼓喧天、帷幕开启。

戏一开场,座位上、过道里便挤满了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花旦出场,秀目顾盼流情,长裙拂地若出水芙蓉。绛唇稍启,唱诉一个凄怨的故事,声音清亮,颤着哭音,像从幽泉里源源流出的清溪。

 


 

戏台上有戏,戏台下也有戏。人们沉醉了,有的随着音调,身体微摆;有的则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几句;有的看到动人处,竟拿衣襟抹泪。而孩子们尽管有些听不明白,但似乎也很享受这种热闹喜庆的气氛。

村中73岁老人黄祖树回忆起以前的场景,“每次开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想要看戏都得提前来占座。村里没做公用凳子,每家每户都自家拿凳子,来得早就摆在好位置,来得迟就只能站在角落。”黄祖树说:“这戏,我听了几十年,从小听到老,永远听不够!”

 
在戏台下,偶尔也能看到许多年轻人的面孔,或是和村中好友结伴而来,或是带着家中小孩,他们和记者分享起儿时的快乐,“小时候经常来看戏,虽然看不懂,但是非常喜欢这种热热闹闹的氛围,这是一种乡愁,在外面无法体会。”

本村黄女士也在这节日的前一天,特意从福州赶回老家。黄女士说:“大圣生日,我们全村都过节,有戏看特别热闹。无论多远,我们都尽力回来,因为这是一种道不明的乡愁。”黄女士不是闽剧迷,但是她每年都会在这个节日拖家带口、呼朋唤友地来看戏。

插科打诨 守传统递乡音

陈勇是一个唱了38年闽剧的老团长,在村里为戏团准备的简易住所处,记者见到现年58岁的陈勇,他正在用油彩给自己上妆。

“1978年开始唱戏,20年前来过一次旧厝村,如今故地重游,我也从小生唱到老生了。”说道这句话,陈勇笑开了,也许是戏剧的魅力,使得岁月在陈勇脸上留下的痕迹并不是很明显。在舞台上的他,依然英姿飒爽好似武生模样。

陈勇告诉记者,在他20岁的时候,福州五区八县以及闽东一带风靡闽剧。而这些小戏剧都充满着大智慧,每出戏剧都依托于一个传统文化的主题,饱含着忠、孝、仁、义等教育意义,他演起来也格外热血沸腾。

在过去,每年他们都要唱上三百多本戏,一年最多休息一个月,时常还要到偏远的农村去演出。“蕉城区一带的百姓对闽剧热情很高,我每到一个村庄,都能感受到台下父老乡亲的热情,唱起戏来也格外起劲。”陈勇告诉记者,闽东一带的乡村每年都会在几个固定节日邀请他们演出,这个传统在农村始终保持着,几十年来依然不变。

 

做一行爱一行,闽剧的独特魅力让陈勇一唱就是38年。“现在回过头想想,就好像自己是那‘年轮’,记录着一家、一户、一村,乃至闽东一带的老时光。”陈勇说,“现在老了,再唱一两年就不唱了,但是很多‘80后’‘90后’年轻演员,我想做好传、帮、带的任务,让他们继续给乡亲们唱下去。”

作为80后演员代表的小陈是霞浦人,从小在家乡的戏台前看戏长大,因为对戏剧舞台的崇拜,15岁便开始学唱戏,如今也算是唱了近20年闽剧的小戏骨。

小陈说:“我本身长得不够帅气,从一开始就是演丑角,鼻子上画块白色’豆腐干’,这叫“三花脸”,可是台上最丑的扮相,却是一个最富有幽默和笑点的演员,可以给观众带去快乐的人,我喜欢这样的角色。”

把喜欢的事情变成了工作,那是难得的幸运。在小陈的世界里,他坚守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历经了一趟趟有趣的乡村旅行。

或许,如小陈一般,带着闽剧去坚守和旅游的人,还会更多。

记者手记:

对于那些上了一定年纪并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相信他们的记忆中还存留着过去农村唱大戏的盛大景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改革开放之初,可以说,除了被视为珍品的电影之外,福州五区八县及闽东一带的农村群众,最喜欢看的便是闽剧。大大小小闽剧团走村演出,唱出群众最喜爱、最入心的剧情。

如果某个村有戏看,相邻好几个村的村民都会像大赶集一样前去捧场。而比大赶集更令人兴奋的是:人们早早就吃饭、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一手拿着小板凳,一手举着手电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往戏台前进发;深夜看戏归来的路上,人们还沉浸在戏里的精彩剧情中,相互间笑谈交流。尽管那是没有电视、手机、汽车的静夜,但人们却把日子过得充实、热闹、精气神。

闽剧来自民间,其题材内容丰富,集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等于其中,并借助丰富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诠释,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可谓娱民育人,为民所爱。人们借助它来表达情感,诠释生活,传承做人。

百年来,许多农村仍保留着这样的传统习俗。百姓寄娱神、祭祀等方式开展文艺活动,传统节日成了繁荣和丰富农村文化的有效平台,不仅承载着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又滋养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如此,民间传统艺术应当比任何外来的艺术形式都更有生命力。

 

责任编辑:雷美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