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闽东一奇男子:历官四省 所至有声

2016-05-19 11:37:39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 陈仕玲

 

 

 

对于我这位热衷研究崔世召的民间学人来说,今年一月份在西山发现了崔世召遗冢,无疑是一件喜从天降的美事,而这些对蕉城区乃至整个闽东的文史界,也足以轰动一时。可时间已过去将近两个月,无论官方或者民间,浑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可见将近四百的时间,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这位名擅一时的闽东奇男子,崔世召这个名字也极少被人提起。因此,重新挖掘,重新审视这位历史名人已很有必要,笔者凭借二十年来收集整理的零星资料,进行梳理研究,使崔世召渐趋模糊的身世及生平事迹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

 

 

历官四省,所至有声
 

崔世召所处的家族在宁德声名显赫,始祖崔提举自北宋明道元年(1032)占籍宁德以来,历经繁衍,明代列为蕉城五大姓之首。从他的五世祖崔鉴至生父允元,五代皆有功名。外祖父龚邦卿,为刑部尚书林聪外曾孙,曾任凤阳府寿州训导,素有诗名。崔世召拥有如此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且天资聪颖,乾隆版《宁德县志》誉之:“丰姿俊秀,学问渊博”,可天不佑人,其困于诸生二十余载,直到万历三十七年(1609)43岁时才得中举人。随后又三次进京赴试,皆名落孙山。天启五年(1625),年近花甲的崔世召被朝廷授为江西崇仁知县。在任不到两年,虽然“拮据服官,颇著能声”,却因为得罪了魏忠贤“阉党”爪牙,被总督漕运兼管河道的太监崔文升以“免运辽粮不餍官旗之欲,捏称未完”的罪名逮捕,押解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何可及《题复漕臣科臣疏》)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阉党下台,才得以生还。
 

 

崇祯元年(1628),崔世召奉诏北上,在京都候缺长达半年之后,授任湖广桂东知县。桂东“处万山之中,土沃而风厚”(民国版《桂东县志》引明刘华邦序),身处炎荒瘴疠之乡,崔世召毫无悲观畏惧心态,且勤于吏治,多有善政。崇祯四年(1631),离开桂东,转任浙江盐运副使。崇祯六年(1633),66岁的崔世召再次调任,转广东连州知州。崇祯九年(1636)。终以年老体衰,挂冠还乡。

 

 

自天启五年至崇祯九年,崔世召做了四任地方官,前后长达十一年时间。难能可贵的是,其以文人特有的豁达胸襟与吏治才干,所到之处广扇仁风,而且非常之普遍。这从地方史料中可以得到印证。崔世召初步仕途的江西崇仁县,在崇祯二年(1629),朝廷颁发的敕命中如此评价:“于凡葺学、缮城、治梁、课赋,饶闻干济,兼著惠廉。两载以来,一尘不染。”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李日华在《重修放鹤亭记》中描述:“闽崔征仲先生生平宦迹所经,惠泽煦若春霖,风稜凛于霜锷,一触珰焰,几燎昆墟。”
 

崇仁任上,崔世召还为辖区华盖山留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这部志书中,有幸收录了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张位和大戏曲学家汤显祖所作序文。
 

桂东一任,短短两年时间,崔世召同样以卓越的政绩得到了当地百姓许可。康熙《湖广通志.卷二十九.职官》:“桂东县 天启朝 崔世召,福建人。举人,祀名宦,有传。”传记中很肯定地给予评价:“文学政事两擅其优。”另据民国《桂东县志》记载,桂东县八面山鸟道崎岖,崔世召捐俸辟途,至今士民仍然称为“崔公路”。


 

浙江任职期间,在崔世召鼓动与筹措下,杭城乡贤富贾集资修西湖名胜湖心亭、放鹤亭及水仙王庙,兴建白苏阁。这在清代浙江总督李卫主修《西湖志》及明人汪汝谦《随喜庵集》、阮元声《重建龙王堂记》中可以得知。
 

广东连州,作为唐代韩愈、刘禹锡,北宋张栻、吕本中甘棠遗爱之地,也是崔世召宦海生涯的最后一任处所。同样,他在这一片岭南名邦也播惠群黎,留下极好的口碑。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七.人物.忠义》:“州多猺寇,世召恩威并行,猺众慑服,州俗以熙。”周宁人魏敬中在《福建通志》之《良吏传》中更讲述了一个故事,崔世召在任期间,曾组织官民开浚天泽泉,引溉民田。去官之日,老百姓于泉旁筑造亭子,立碑曰“崔公清德泉”。后人又将崔世召祀于名宦祠,并建造“四贤祠”,专祀张栻、林概、麻城李公(生平不详)及崔世召四位廉吏,蔚为殊荣。

 

古代地方官员,如同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如果没有特别卓越的,单凭品行端正、勤于公事,很难能在地方志之中留下传记,更别提跻身名宦行列了。比如邑志中列入“宦哲”的林仲虎、陈琯、彭道南等人,在他们任所得地方史料中,找不到只言片字的称颂之词。还有被宁德人奉如神明的“一代清官”林时芳,查明清两代修纂的《潮州府志》、《潮阳县志》,所谓的重城宁德,恩同再造,竟然不见任何记载!
 

崔世召身处江河日下之际,以瘦弱衰老之躯,独能心系苍生,造福千秋,所至处处留名,殊为难得。试观宁德有史以来,可与比肩者并不多见!

 

 

 

 

·End·

 

责任编辑:FMT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