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淡出记忆的虎贝黄柏银场

2014-08-12 21:58:51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蕉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矿产资源储藏较为丰富,其中以银、铁、铜矿的开采最为知名。早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3),就有关于银矿开采和冶炼的记载。而这些最早被记载的银矿,包括被称为“明代全国六大官办银场之一”的宝丰银场(现属周宁县管辖)和笔者下文要提到的虎贝黄柏银场。

 

开采春秋

 

  由于宝丰银矿规模和产量都比较大,所以在明清编修的《明史》、《明实录》和地方文献中均有记载。相对而言,有关黄柏银场的史料记载却是少得可怜。历代地方志只有简略而零星的记载。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一·常贡》记载:“银,元佑间设宝丰等场二处,每岁贡银。”这“二处”银场即包括黄柏银场在内。乾隆版《福宁府志》卷之十《食货》记载宁德县有:“黄柏银坑”,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舆地·物产》则有:“黄柏银场,在二十都。时与宝丰同发,寻因矿脉微绝遂不复发。明季尚设卫官,以防盗采。今久废。”

  黄柏银场因为坐落于蕉城虎贝乡黄柏村附近而得名。矿点分布于附近的东宝山、白信山和石狮山,现遗留有采矿洞200多个,矿井深浅不一,最深者达到200多米。自宋代发现以来,经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最晚的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华兴公司获准开采东宝山及石狮山铅锌矿。现仍遗有“华兴公司”石刻。

  黄柏银场以明代开采最为繁荣。传说当时有矿工达数千人,并设卫官管理。由于银矿开采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些朝廷有识之士极力呼吁予以停止。明代邑人刑部尚书林聪就曾针对地方沉重的银课负担,向朝廷上《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的奏折。另一方面朝廷为了增加赋税收入,在财政困难时期又恢复开采。造成了银矿时开时停的现象。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提道:“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场,国初(指明初)或采或闭。”

  银矿停止开采的时候,朝廷也会派出官兵把守,以防民间盗采。嘉靖版《宁德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黄柏银场)在二十都,因矿脉微绝,坑穴封闭。设福宁卫官领军一百名屯营上下轮年把守。嘉靖二十五年定议专设延平、邵武二卫官军如旧轮班,御绝流徒盗采。”

 

虎贝全景

 

采矿艰辛

 

  封建时代采银方法十分落后。矿工采银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宋代赵彦卫的《云麓漫钞》记载了采银矿实情:“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数十丈,烛光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锻为大片,即入官库。候两三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

  《天工开物》对银矿开采的记录尤为详细。官办银场由矿场主或商人承包后,首先要寻找矿点。在有银矿的地点它的上面会出现一堆堆微带褐色的石头,采矿的人要挖土十丈或二十丈才能找到,而这项工程所花费时间不是几天或几个月所能完成的。而银矿还会有纵横分布的支路,在找到含有银矿的“银苗”后,采矿者还要分成几路横挖寻找。在采掘过程中,为了防止矿洞坍塌,要横放木板支撑洞顶。采矿工人在黑暗的潮湿的洞穴中,点起小灯笼,随着银苗支脉去挖掘,一直到取到矿砂为止。矿砂质量高的每斗可以提炼出六、七两纯银,中的可得三、四两,最差的有一、二两。矿砂采到后,还要交给官府(银场由驻省御史或朝廷所委派的太监管理)检验分级,规定税额。最后才进行提炼,宋应星把这种方法称为“淘厘锱”。

  这种全国通用的采银方式,黄柏银场自然也不例外。据说黄柏银场当时采矿用锤、钎、锹等简单工具,由人力采运,所冶炼出的银量少质差,远逊国内其他银场。

 

历史传闻

 

  与黄柏村相距不远的屏南县黛溪镇北圪村吴姓家族的族谱中,还有一段吴氏祖先在黄柏银场任职的记载。北圪村吴氏始祖吴俦公,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崇寿坊第五宅。南宋初年,奉命钦差任福建省宁德县车孟银场(应作车盂铜场,据乾隆版《福宁府志》)坑治事。任满后回乡,留次子吴谣在宁德黄柏银场治事。吴谣第三子后来繁衍子孙,成为了北圪村肇基始祖。

  在黄柏以及虎贝、石堂一带,还流传有皇帝派“道台”来黄柏督办炼银时,因塌方被埋在矿洞的故事。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