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赤溪龙涧岭古官道初探

2014-08-12 22:00:31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在赤溪镇赤溪村、斑竹村、宣洋村、社洋村一带。遗存着一段段“无头无尾”的古官道,宽约米多,路面尽铺着光滑圆溜、匀称美丽的鹅卵石,乍一看,真的如苞谷般整齐有致,且古韵悠然,人踩路面在上铿锵成韵,悠扬婉转,仿如天籁,但你可曾知道,它阅历过中国几千年的盛衰更迭、风雨沧桑。

 

几百年的龙涧岭古官道初探

 

  龙涧岭,即地方政府修的路,类似于今天的省道国道。曾几何时,古官道纵横,为社会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千百年过去了,这条古官道已经踪迹难寻,剩下的也已经湮灭在漫漫的长草之中……。

  其实早在宋以前,赤溪与浙江的平阳、温州等之间的这条交通要道就已经形成规模。《三山志》就记载着赤溪村的陈亮在元朝考进举人,还记载着斑竹是个古村落,大约在宋朝中叶,在斑竹村不远处,有一寺院,现已倾圮,据老支书说,今天还有石础和残瓦。但就是没有史料可证实。

  一条是从赤溪境内东北部,榕树兜出发,在岭脚,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千古的龙涧潭的深壑,登山去龙涧岭的古官道上,你就会发现这条古官道十分平缓,约一米多宽,是旧时快速驿道,当地老人说,千百年来,商贾墨客,军队官吏,都有走这条古官道南来北往的。可以说,这条古官道是赤溪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交通枢纽,古称东大道,或称古官道,也是我们家乡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官道。然后龙涧岭一亭、龙涧岭二亭、龙涧岭三亭、斑竹岔头,然后往斑竹村、社洋,直抵福安的磻溪,往宣洋、填洋直达福安甘棠镇,乃至浙江省的平阳、温州等地。

  龙涧岭古官道,自清代中期之后,为当地社会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当地村民回忆,早期古官道非常热闹,通往福安、浙江的泰顺、平阳、温州等交通要道,茶叶、红糖、粗纸、板糖等家乡拳头产品外销远洋,已是常见的事情,可以说那时东连浙江,北抵山东济南,直达北京,无所不通。乾隆22年(1757年)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陆路上受到很大限制,直十九世纪中叶才得以开放,赤溪与温州在内的各交通要道之间的陆路交流远远不能比拟的。那么陆路开辟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赤溪自人类定居以来,赤溪与浙江一带之间就有古官道相通。

  东出县道的道路(104)国道,当然不止这一条,还可以从斑竹村、社洋村沿磻溪进入福安韩城,但这条但这条道路,没有人称之为“古官道”。

 

龙涧岭古官道的里程

 

  清末,赤溪与浙江之间古官道并未由于陆路的通畅而萧条,始终是民间人员与货物往来是重要线路之一,这条路从赤溪境内出发,到浙江省平阳、温州、杭州为止,一般挑担赶路者,最快可以在 6 天内到达。正常的商队,行程需要 6至8 天的时间。

  今天八十多岁赤溪村老人杨妙太 ,1929年生,家住赤溪村礁头门牌18 号。1945年开始,直到这条公路未修通之前,曾经多次挑货往浙江温州之间。据他的记忆,具体的行程是:

  肩挑者:赤溪运往浙江的商品有茶叶、粗纸、红糖(包括板糖)等农副产品,运回的有布匹、日用品,全由肩挑着运输,旧时赤溪、夏村、桃源等村的村民都有从事这一项运输的苦力劳动者,人们称之为“温州担”。一般每个人每次挑重均约50公斤左右,来往需要 6 天的里程,他们基本都是结伙同行的,少则5、6人,多则大十几号人马的,且他们实用的工具都是由“扁担”(取一米多长的竹子切开一半,两边边角处将它压成弯角),“堵杖”(按照人的高度取样的,杖头将它弄成凹型,杖尾大约离地面三寸处,切个凹处),“堵杖索”(棕丝的绳子一头绑在扁担上前面,一边先套在“堵杖”上流动着),一旦上岭时,一步一台阶,步伐一致,担子则随着脚步的节奏而摆动着,极为整齐。大约登上大几十步后,需要停下歇息,换个肩膀,最前面的一个挑担就是叫“领头人”他若叫声“堵”时,后面大家就同时将“堵杖”落地发出“当”的一声,后面则陆陆续续顺序将“棕丝索”,这时才会发出“当当……”的响声,接着,各自用“堵杖索”套上,让“扁担”与“堵杖”之间架成三角形支点,歇息,休息,察汗。大约才过二、三十秒钟时间(叫“歇气不歇力”),当“领头人”说“去”(行:走路的动作),大家就马上换肩膀,挑着担子,“堵杖”一响,后面的也同时有序地换肩膀响应。然后,各自把“堵杖”架上另一肩继续前进……

  第一天,晨起,从赤溪境内出发,路经龙涧岭一亭,龙涧岭二亭,龙涧岭三亭,斑竹岔头,宣洋、吾洋、洋中(福安辖)住宿;第二天,晨起,洋中客栈出发,途径吾伯洋,上棠、甘棠、濂村(薛令之故乡)住宿;第三天,晨起,继续由濂村出发,经白沙、福安县城、柘荣县城住宿;第四天,晨起,从柘荣县城出发,又经分水关客栈(闽浙边界)住宿;第五天,晨起,继续出发途经浙江的苍南、平阳县住宿;第六天,晨起,还是继续出发,路径瑞安县、最后抵达温州县城住宿,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当时赤溪到温州的整个古官道的路程。

  民国期间,“温州担”在龙涧岭古官道基本消失了。但是,人们到福安甘棠挑担还是有点,杨亮桂,现年90岁,年青时挑担到福安甘棠,曾经走过这条路。据他回忆,来回一天完成。大清晨起,过龙涧岭后,途径一亭,二亭,三亭大慨这个时候天就亮了,尽走山岭,行至傍路,到斑竹岔头,可遥望整个赤溪全景,但下岭近5里,从斑竹岔头进到宣洋境内,路程还远得很,“桂香岭”慢慢行,因为这里是宁德与福安交界处,小心这里有时还有“打劫”(坏人),要到福安吴洋、山下自然村一带,还有大几十多里路。挑担到此,体力再强者也不能赶急路了,只能缓缓而行,体力不支的人,有时就雇黄包车连人带货穿过甘棠境内,行路需要半天,下午再从原路返回,总计需要一天的时间(下午5点)。

  以上是从龙涧岭古官道出发的里程。节省体力,但可能耗时更长。对于挑夫来说,只有挑货到了外地,数天内就得到了挑货返回赤溪的机会,不管到浙江省,还是福安境内,非要翻越龙涧岭古官道过境,则因为路程较远——从头到尾要陆路需走近远则几百里近则20多里,行程耗时长,在四十年代未和五十年代初,已较少为挑夫与旅人所选择。然而,这却是赤溪境内一条旧道,称为“龙涧岭古官道,事实上,这条道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都停留在一纸文书上。

  1979年7月动工始,到1990年元月止,赤宣公路贯通包括赤斑公路,就同时通了公路。从此,赤溪于浙江温州、杭州等地之间存在了几百年之久的陆路上交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龙涧岭古官道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视线,成了乡间道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建成,往昔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一整天大汉如牛负重的艰难路程,今天几百年龙涧岭古官道,彻底地脱离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成为一个古迹,一种文化标志和一段久远的记忆了。

  总之这里的山,这里的水,都盈满着人们的情,牵挂着人们的心。龙涧岭古官道,曲折盘旋,铺砌石阶,遇雨则置亭,建筑一个开间,硬山式土木结构,一般四根通天柱支撑着,瓦片覆盖,古朴大方,石柱间贯穿木条以为凳子,供人休息。

 

红七军留下的足迹

 

  特别是抗战时期,赤溪于1934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与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在阳谷村会师,就驻扎在赤溪、夏村、桃园等村,次日,由独立师战士作向导,从龙涧岭出发,途径龙涧岭一亭、龙涧岭二亭、龙涧岭三亭,控制斑竹、社洋、路过福安的磻溪,直抵福安重镇穆阳镇,有当天下午2时整,与国民党地方保安交战,不到1个小时后,战斗基本结束,红七军团部队速战速回,继续往前行军。另外,革命先辈们开辟了通往胜利的道路,留下许多宝贵遗址。有寻淮洲、刘英、缪乐华、粟裕、还有叶飞、曾志、范式人、阮英平等革命家及当地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重要活动遗址多处。这些遗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了特定时期的某种象征,回顾和联想,承载着情感的寄托和诉说。这条通向全国各地的遗址,朴实而庄严地记叙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和波澜壮阔;记叙了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记叙了闽东三年游击队员革命处于最低潮时期闽东苏区顽强的贡献。如今,踏进这青山峡谷,盘循苍茫之中一个又一个的遗址,仿佛再现了当年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情景,真的又好像有一支支革命队伍从炮火硝烟中向你走来。它让后来者油然产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为革命而献身的震撼和对继往开来的畅想。这些遗址成为了闽东红土地文化实在而生动的诠释。

  如果再把闽东红军独立师北上抗日后的战斗历程加以接续,这些故事肯定会更加精彩不断。巫中、黄德清在“沙家浜”歼日伪,留下来精彩一幕,还有老六团整编的华野一纵队127团一连在莱芜战役小洼阻击战中,顶住了数十倍于已之敌的进攻,获“人民功臣第一连”称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叶飞任前总指挥,一纵队担当最艰巨的穿插、阻击和攻坚任务,实现了“百万军中取上将之手”。

  总之,红七军团的革命历程和战斗实践,的确给予了更多锤炼。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无论是胜利还是败仗,都为革命斗争实践,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打下了更多坚实的基础,使得他们愈益成熟。后来,毛主席还称赞:“红七军能打仗啊!”

  值此,龙涧岭古官道还是以自然保护为主,保护原生态的龙涧岭古官道。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