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书香宁德 > 探秘 > 正文

云气乌猪滩石头诗之谜

2014-08-12 22:04:37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文 黄钲平 黄澍

 

 

  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一段久远的传说,一条流经的霍童溪,几块镌刻诗文的大青石,这一切让九都镇云气村有了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

  沿溪是一大片枫树林,风吹过,发出阵阵响声。站在河滩上,四面青山环抱,一泓绿水缓缓流过,空气中弥散着花儿的清香。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河滩上几块镌刻诗文的大青石,百余年来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幽雅的环境、神秘的石头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探奇。

 

河滩神秘的石头诗

 

  盛夏的一日,记者随几位友人来到云气村。穿过村边的枫树林径直来到溪边,河滩上静静躺着数十块大青石。这应该是平实无奇的青石滩,何以被称之为乌猪滩?“相传,唐明皇时,霍童溪下游的西陂塘合拢,各路神仙纷纷相助,一位来自支提山境内大童峰的神仙闻讯后也赶着一群石猪腾云前往,在云气石滩边歇脚时却得知那西陂塘于昨夜卯时拢了口。遂长叹一声,自责不已。施展法力,将石猪留在溪边。”随行的镇党委宣传委员吴允全介绍说。这段传说,为云气村平添了几许神韵。

  走近这些大青石一看,发现石头上镌刻着许多诗文。但由于溪水的长年冲刷,有的字已经残缺,有的字模糊不清。只有一块是完整而清晰的。上面镌刻着《乌水踩舟,留别吴君春庭》:“久雨如病醒,逢晴忽眼明。 沙平两岸白,风迅一帆轻。垂老无所好,所思在远行。 汪伦劳送别,潭水有深情。”这是一首送给一位叫做吴春庭的送别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二者的深厚情谊。

 

 

  “听说很早以前,这个村里有个读书人,长期在外谋生,老来还乡,一些当年的故旧曾先后到这里探望,每次临别,他都要写诗为好友送行。青石上的这些诗,很可能就是这位“读书人”的作品。”吴允全说。那么,吴春庭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人?和这位作者是什么样的关系?而这些诗歌又为什么会被镌刻在云气村河滩的大青石上呢?

 

吴氏宗谱揭开谜底

 

  在村中的一幢古厝中,记者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吴晓敏。在得知来意后,他搬出了一本厚厚的《延陵吴氏宗谱》,其中就记载有这些石头诗创作和镌刻的全过程,石头诗的谜底也得以揭开。

  目前仅存完整的石头诗《乌水踩舟,留别吴君春庭》中所提到的吴春庭,就是吴晓敏的叔公 。而这首诗的作者是霍童人黄树荣(1863至1923年)。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后追随孙中山,任总统府顾问。那么,黄树荣又怎么会与吴春庭结识的呢?故事要从吴春庭的父亲吴炳游(1850至1903)说起。吴炳游是当地的一位乡绅,经营香料、糖类数十年,发家致富,但又十分热心公益,修路搭桥,很受村民的敬重。

  黄树荣素慕吴炳游的为人,常来常往,遂缔结友好。光绪廿八年秋,黄树荣赴京接受朝廷的委任,吴炳游给以资助,以壮其行。黄树荣感其情,在京寄给礼品及手书对联。联曰:“携柑听鹂对竹思鹤,牵萝补屋藉草为茵”,既作报答,又供留念。后来由于军阀混战,政局纷乱,两人失去联系。到民国六年(1917年)9月22日,黄树荣奔丧回到故里。丧事后,访旧到云气村吴家,方知吴炳游早已去世,不胜感慨。吴家次子春庭款留五日,以尽东道主之谊。

 

 

  据说,黄树荣酷爱山水,更喜溪边的这一堆乌石,每游必憩其上,咏诗以纪其事,赋得七律一首、七绝两首。这些诗歌被吴春庭完整地抄录下来,由于后人的妥善保管,而得以流传至今。诗歌分别为“沿溪古木影毵毵,乌桕丹枫间两三。壮不若人老将至,物尤如此我何堪。鲈莼返棹秋风兴,鸡黍留宾夜雨谈。如诉道州征赋重,年来民力尽东南。”“行转山坳野藤,流泉啮路石生棱。年来差喜腰肢健,灵运游山老尚能。”“此水登临复此丘,几时游钓几春秋。偷闲欲学少年事,白发萧萧已满头。”

  也许是年代久远,青石上已难觅得这些诗歌的踪影,只能在抄录的诗本中才得以发现。对照诗本,记者发现原本在青石上的另一首七绝原来也是黄树荣所作:“日斜散步出林坡,一苇溪前欲渡迟。禾稻已登甘蔗熟,略谙乡味似儿时。”可以想像,一天傍晚,黄树荣欲往对岸游眺,苦无渡船,吴春庭就用稻草堆于木排之上,渡到对岸。黄树荣游兴极浓,随口就念出这首七绝。

  1923年,黄树荣逝世。吴春庭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就将其遗诗镌刻在乌石上。

 

 

  这期间,曾任过江西东乡县知县、霍童人郑宗霖(1874至1950年)和时任福建福清县县长、后任福建省政府省长公署秘书长的福安县穆阳人陈文翰(1886至1945年),得知吴春庭镌诗之事,欣喜异常,两人同游乌猪滩,各写五绝三首交与吴春庭,嘱咐镌刻在青石上。

  郑宗霖诗曰:“廿七年前事,吾师纪胜游。丹枫乌桕语,谁继旧风流。”“诗句涪翁好,交情季子深。请看乌石上,大雅有遗音。”“云气氤氲里,溪流浩渺前。斯人今不见,高咏尚能传。”

  陈文翰诗曰:“身随云气游,自爱溪声响。第一洞天人,归来写幽赏。”“世乱慕山林,人老重师友。不见黄石公,且访郑五叟。” “藏山更泐石,灵秀亦石钟。丁宁语云触,勿受苔藓封。”

  1944年秋,吴春庭终于完成了黄、郑、陈三人诗作的题写镌刻,永为纪念,也实现了夙愿。

 

 

保护石头诗刻不容缓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河水冲涮 ,原本镌刻在大青石上的10多首诗文,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了。曾经到此游览过的福建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散文家陈章武先生认为,乌猪滩上的“石头诗”与云气村的青山绿水、白鹭孤舟和枫叶霜天构成了人文与自然相协调的美景,“石头诗”是霍童溪流域文化中很独特的景观,既有人文价值,又有旅游价值。他呼吁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应立即介入,积极采取措施,把仅存的石头诗移到地势较高的位置,这样既不影响游人欣赏,又可进行保护。

  目前,记者获悉,当地镇政府已经着手对贵村古民居,云气乌猪滩,松树林等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进行挖掘、保护,其中贵村古民居、云气乌猪滩已列入宁德市商务旅游公司进行运作。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