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人物 > 正文

跟着蕉城这位穿梭光影间的“独行侠”去中国走一趟!

2015-12-11 10:42:18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杨菲菲 图/林国斌

 

 

相机,用镜头记录自己的步履和经历。

作为一名摄影“发烧友”

林国斌喜欢用影像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做注解。

 

 

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

他就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

身背20多斤重的摄影器材,

行程数十万公里

在大自然博大的怀抱中,

感受它的神奇壮丽

 

 

儿时与摄影结缘
 
 

 

 

《大众摄影》的“铁粉”、照相馆暗房的“常客”、同学眼中的御用“照相师”......这些标签都属于儿时的林国斌。那时的他不懂何为摄影,却总爱摆弄手中的卡片机,用“咔嚓”的快门声,定格儿时的美好瞬间。一份热爱摄影的情愫,自小便在他的心中扎根。

 

白马山

 

林国斌与摄影的结缘颇有一番“天时地利人和”之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的林国斌还在上小学。在当时,能够拥有一部卡片机算得上是一件难得的事。“哥哥喜欢拍照,那时候家里就有相机和许多关于摄影的杂志,我也跟风开始看《大众摄影》。更巧的是我家对面就是一个照相馆,所以经常一放学就跑到照相馆里看他们拍照,去暗房里看他们洗照片,成天泡在照相馆里。”就这样,在哥哥的耳濡目染下,林国斌也开始上手“玩”相机。

 


八都云淡

 

从起初帮同学拍纪念照,到后来利用照相馆里的“边角料”自己冲洗照片,林国斌乐在其中。但买胶卷需要经费,这对于还没有自给自足能力的林国斌而言,无疑是个难题。到了高中之后,由于学业和生活压力,他渐渐放下手中的相机,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三都澳

 

这一“放”就是三十年。那份儿时对于拍照的热爱一直被深埋心底,似乎在等待某个契机重新唤醒它。

 

2010年,林国斌带着相机到内蒙古旅游,将自己沿途路遇的风景用镜头记录下来。一趟旅程下来,他拍了不少自我感觉良好的照片,并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不料,朋友看完照片的第一反应却是“原来内蒙古的草原和天一点也不美”,这回答让林国斌备受打击。后来经过同别人的拍摄作品对比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片子只有平视的角度,内容空洞,只有景,而无境。原来,拍照者和摄影师,看似一步之遥,实则有千山万壑之距。

 

霍童二月二

 

带着一股执着的倔劲儿,林国斌决定在不惑之年重拾镜头,开始学习真正的摄影。抱着为了把旅游照拍好而去学摄影的初衷,他开始沉下心来学习,尘封心中多年的对于拍照的热爱也渐渐重新燃起。

 


屏南夏地

 

光圈、景深、构图……为了吃透摄影这门学问,林国斌买了许多专业书籍在家中研读,也添置了许多相机设备。每天早上五点,他就背着相机到山顶拍日出前的光影。日复一日,蕉城的大多数山头,他几乎都已翻遍。近四年时间里,外拍实践,拍人、拍静物、拍风景,林国斌一路远途跋涉、风吹日晒、居无常所……若非全身心的热爱,这样的辛苦,别说五年,怕是一年都难以坚持下来吧?

 

带着镜头去“流浪”
 
 

 

 

 

林国斌最爱自由自在地独行,天马行空,想去哪去哪。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去内蒙古外拍片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零下30℃寒风凛冽的天气,林国斌丝毫没有犹豫,带着三脚架、长枪短炮就出发了。

 

内蒙乌兰布统

 


内蒙克腾克旗

 

为了拍摄作品《风雪夜归人》,在寒冷的雪夜里,他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只为拍那不到一分钟的画面;为了拍雪地上的车泽和雪地脚印,在雪地行走的过程中,他不小心一脚踩空,陷入地底下,厚厚的积雪竟没过腰部;一个人夜行荒郊野外,路遇两个内蒙的壮汉,为了搭便车,他挥动手中的脚架示意,却被两个壮汉误以为“打劫”,最终400多斤重的三个汉子就挤着一辆摩托车上了路……像这样“危险”的画面,在他的摄影历程中多如牛毛。

 

 

贵州加榜

 

今年十月,林国斌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行摄西藏。在与朋友自驾前往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朝遗址的途中,他们驾驶的车后方突然起烟。“当时车上的仪器盘都显示异常,我在车的后视镜里看到后头在冒烟,再看看眼前滚过一个车轱辘,心想,该不会是我们的车轱辘吧,赶忙下车探究竟。”林国斌赶忙下车,这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车轱辘居然飞出去,还滚进了一个小山崖。好在一旁就有几位热心驴友,在他们的帮助下,车子安全送往修理厂。“谁说进藏一定要开越野呢,我们开个面包车,照样可以玩转西藏。”林国斌打趣道。为了不耽搁行程,他和朋友们租了一辆面包车,继续朝古格王朝进发。

 


青海祁连

 

青海 青石嘴

 

脚踏荒原、餐风饮沙,白天补眠晚上出没,这是他行摄西藏途中的常态。林国斌偏爱西藏的夜空,深邃而清澈的夜空中,繁星似锦,明亮闪烁。在这里,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唯美神秘的星云轨迹,美轮美奂的银河坠天。

 


塞北之夜

 

为了拍摄星轨,他可以花上一整晚的时间甚至不睡觉。一天夜里,他和朋友们边啃牛肉干,边拍摄星轨,吃着吃着发现牛肉干不见了。回头一看,在距离他不到一米的距离,有只野狐狸正叼着牛肉干准备偷吃。看着野狐狸的窘态,林国斌哭笑不得,抬起相机,默默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迭部 石头城

 

甘南郎木寺

 

除了在西藏“流浪”三十多天,林国斌还几乎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他只身前往贵州、青海、云南、湖南、四川等地,通过千万次的卷片、测光、构图、聚焦、按动快门,将大半个中国的景色永恒的定格在他镜头中。

 

光影之中观人生
 
 

 

 

每次初到一个地方,林国斌并不急于拍摄,而是先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当地人的传统文化、习俗渊源。沙漠、草原、深山、戈壁……脚下走过的地方多了,林国斌手摁快门的次数和频率却逐渐减慢了。

 

 


玛旁雍错楚果寺庙

 

他开始慢下来、停下来思索,自己究竟想要通过拍摄出来的照片记录些什么?表达些什么?传播些什么?林国斌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把他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甚至拍摄时的状态通过镜头尽可能地传递出去。

 


诺尔盖草原

 

“画家在一张空白的画板上,一笔一笔让画面变得丰满,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绘画的加法;摄影师的眼睛看到很多东西,要用镜头表现出最想让别人看的画面,把不必要的东西从镜头中移出去,这就是摄影的减法。”林国斌说。

 


海南老爸茶馆

 

起初是用镜头寻找、发现,然后用心灵去领悟、思量,最终回到不假思索无需矫饰地平实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林国斌借用他的相机镜头,用每一次体悟换来对镜头运用的日渐娴熟,愈来愈清晰的思路引领着他拍摄的方向。

 


江苏同里

 

透过镜头,林国斌看到许多人生百态。“在贵州一些地区,当地人都是以走路的形式到亲戚家里做客,无论远近,每回都要住上几天。实实在在地诠释了‘走亲戚’这个词儿!”林国斌说,行摄贵州的那段日子,他对生活也有了更多感悟。“贵州一些偏山区的地方确实贫穷落后,但在那里,他们更多的是讨论‘快乐’。比如在素有“百节之乡”美称的贵州凯里,虽然不富有,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斥着快乐与笑声。这种追求精神层面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内心充实。”

 


西塘

 

对林国斌来说,摄影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将自然的美、人性的美、生活的美上升到艺术的美。

 

他跳脱出普通摄影的片段、局部和抽象的局限,以自己的思想、文化、情感和技术,呈现出拍摄对象自然本来的面貌。欣赏过林国斌摄影作品的人都感叹他的作品不仅让人“眼前一亮”,更让人“过目难忘”。

 

 

“摄影的时候,我常常忘了自己,甚至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身心极度放松。看到眼前美景,心里都有一种为之所动的感觉,不自觉地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画面。”而今,镜头似乎成为林国斌表达自己的第二语言,让他在光影交织中传递思想,对话人生。

 

林国斌

宁德蕉城人,摄影爱好者。2010年起发表作品,参加全国影赛屡屡获奖,2011年获得宁德市年度十佳摄影家、2013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5年获“全国卫生系统2014年度双十佳摄影师”荣誉称号。

 

·End·

责任编辑:XIEY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