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联盟 > 今日福安 > 正文

源远流长的福安畲族医药

2014-09-28 17:59:01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微联盟栏目由宁德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福安”、“幸福福鼎”、“大梦蕉城”、“长寿柘荣”共同联办。本期刊载:“今日福安”推荐文章《源远流长的福安畲族医药》。欢迎您通过搜索公众号“今日福安”或“fuanxw”关注我们。

 

 

  2012年3月,福建省政府正式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安畲医畲药被列入其中。
 

  据了解,畲医药是畲族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似于中医又有别于中医。畲医药入药基本为青草药,编入常用青草药的有300多种。畲医药的主要特点为“土”、“简”、“灵”,即药材就地取材、手法简单方便、疗法行之有效,深受当地百姓信任与欢迎。

 

  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偏远闭塞、村落分散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医学。

 

  畲医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心、肝、肺、脾、肾、胆六脏的“神”来主宰,通常简称为“六神”。六神按时辰各司其职,周而复始,循环不息。若伤其一种,一般症状为定期畏冷,甚至寒战。每天定期发作,逐日畏冷寒战症状减轻而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厌怠等症状加剧。每一“神”受到伤害都会出现每一“神”的特有症状,如伤到“心神”,则出现发笑不止(狂笑)或无故啼哭不停,甚至发狂等;伤了肺神,则咳嗽不止,甚至失声、咳血等;伤到肝,则出现全身发黄,甚至臌胀等;伤到肾,则尿频尿急,膀胱胀满而排不出尿,或小便失禁或一直有排尿感等。“六神”受伤要及时用“六神草”治疗,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当者,则愈演愈烈,甚至危及生命。

 

  畲医认为,人体有36骨节,72筋脉,12条血路,28脉,依靠气血筋脉来维持生命。人体气血旺盛,筋脉顺畅,生命活动就正常,人的身体就健康;若气血不足,筋脉不畅,人的身体就嬴弱;若气血不调,或气血衰弱,筋脉滞阻,瘟邪侵蚀,则疾病发生;如气竭血枯,筋痉脉止,则生命活动就停止。畲医用药也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法则,且特别重视患者体质的热或冷。但也有的畲医不管热与寒,都用一种(类)草药。药品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且多为鲜品,一般是现采现用,有时也用干品。常以鸡、鸭、猪脚、猪肚、猪心、猪肺、猪肝、猪肉、糯米、红酒、红枣、红糖、白糖或冰糖等佐之,有的还用葱、姜等佐之,用药有的用单味的单方,也有用多味的复方。用药讲究新鲜,隔年药一般不用;多数以原生药,少数经过特别的加工炮制。多数将原生药捣烂是为了保密,怕技术外传。有统计的常用畲族药有300多种。畲医治病服药讲究时间与忌口,用药剂量都比较大。

 

  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且许多散布在民间的畲医年事已高,再加上传统习俗影响,畲族医药有濒临失传的危险。

 

  畲族医药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疾病观和特殊疗法,体现了畲族医药的文化特色,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

 

  畲族在骨伤科、妇科、儿科、针刺、青草方等方面独具专长,且方法简便,治疗上多采用青草药和针刺方法。畲医医籍多为手抄本,其内容多出自《伤寒》、《金匮》等中医古籍。畲医吸收中医诊断方法,并运用四诊八纲,辩证论治。

    
  畲医把疾病分为寒、风、气、血证和杂证5大类,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若干病种。福安县康厝乡老虎坑畲医钟玉履所提供的小儿风症病名有嘻笑风、项直风、太阳风、销肚风等72种。畲医分科按各自擅长而定,大致分为:内(伤寒)、外(包括疔疮疖痈、瘰疬、痔疮、蛇伤等)、妇、儿、喉、眼、骨伤、针刺、气功、按摩、六辰、祝由等科。

 

  畲医多数采用青草药,经粗加工后备用,少数还烧灰存性。畲医用药还应用溪流山谷田间中的小动物治病:用白颈蚯蚓(去内脏)烘干研末调醋外涂治疗丹毒(福安县);治疗唇疔用活蟾蜍一头,百草霜一克,捣烂调鸡蛋清敷患处(霞浦县);以红跳墙鱼熬油调米饭吃,治疗小儿疳积(福鼎县)等。

 

畲医特殊疗法
 

(一)治 痧

 

  畲医把中暑、感冒(暑热型)以及周身不适等都称之为“发痧”。又把痧症分为寒痧、迷痧、黑痧、绞肠痧等数种,治疗上采取抓痧、捏痧、刮痧、挑痧等办法。


(二)针刺疗法

 

  畲医注重部位而不讲究穴位,多采用银针(三梭针),医者斜握银针,中指扶着针尖,露出半粒米长,在一定部位上挑针,分为轻与重两种,轻挑以不出血为度;重挑出血,有的挑后挤血,针刺部位视病情而定,常用的有“八卦针”。


(三)祝由治病

 

  祝由科是金元时期中医十三科之一。近代认为邪说而禁止,但畲族地区仍应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等疾病。现代有学者研究认为“祝由”属于医学心理学范畴,在医疗中,有一定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畲医提倡未病先防,至今保留有预防意义的风俗习惯。畲族的“坛春节”即在立春这一天,各家都取备好晒干的樟树枝(有的地方还加干艾叶、石菖蒲)堆置庭堂焚烧,祈求少疾无病,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在端午节各家各户门庭嵌插艾叶、菖蒲以辟瘟,还于当日采集鱼腥草、积雪草、石菖蒲、艾叶、紫苏叶、山薄荷、仙人对坐、枫叶嫩芯等青草药洗净切碎阴干(也有整株保存的)置锅中略炒,同时拌入少许食盐,然后取出封置瓮中,主要用于防治中暑、感冒、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夏暑水煮鱼腥草代茶防暑保健等。(福安新闻网)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