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闽东地委成立地
文图/汤少贵 大梦客
蕉城区洋中镇芹屿村拥有16000亩广阔山场,除主村外,其余20个自然村人迹罕至,村里人仍然生活在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中,周围山峰连锦,这里是宁德城区西北部的天山山麓。土地革命时期,只有80户人家100多位青壮年的芹屿村,却有44人参加红军队伍,抗美援朝结束时,只有19人生还。其中一人是省溪自然村的雷应清,后担任军级职务,另一位红军营长沈友太,他转业省直机关工作,不久又回到家乡务农。
9月12日上午,应朋友的邀约,我们一行7人从宁德市区出发,到洋中镇芹屿村。汽车沿着宁古公路盘山而行,经洋中林板村后右拐,进入一条只有3.5米宽的小路,窗外峰峦叠嶂,山路弯弯曲曲,一个半小时后到了芹屿村。站在村头的高土坡远望,一条溪流穿村而过,村子安静地卧在绿色流淌的箕形平原上,仿佛不经意遗落的一颗明珠。镜头里,历史和现实在交响;镜头外,故事和传说将村庄渲染。
到了芹屿村,我们首先去里后山自然村,那里是已故老红军沈友太的儿子沈世崇的老家。小溪挡住了山路,我们一行只好小心翼翼地踩着一块块石墩过溪。这“桥” 五十多米长,由两块高低不同的石墩并列组成,可供两人互相挽着手向前。“桥”下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水质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照射下,平时洁白无瑕的水都演变成五颜六色,更显得妩媚多姿,流绿溢蓝,异彩纷呈,使我们我们仿佛置身于“瑶池”之中。
芹屿村北面紧靠霍童桃花溪村;西侧是虎贝高山东源村;东连九都下宅村,南临邑堡、林坂等自然村。在游击战争年代,都有山路或密道通往周边乡村,便于来往人员集散,四围都是基点村。这里既是洋中、霍童、虎贝、九都的边境结合部,也是革命根据地首选的指挥中枢,是闽东地委首选的成立地。
走过石墩垒成的浅桥,溪流北岸是山间盆地小平原。这里有一座独楼是老红军沈友太的家。他的后代沈世崇(原宁德市海关副调研员)每月回来一次,打扫家门、开荒种地。
这里几座房屋错落地建在山坡上,三面是竹林包围,屋后竹山耸入云间,高高尖尖的山峰雄伟壮观。屋前一口池塘种满荷花,周围的地头上种着地瓜、花生、芋头,地里果实累累。
芹屿村党支部书记刘祚雄说,这里民风纯朴,对革命忠诚可靠,才成为闽东早期红色革命的主要根据地之一,也是宁德县革命早,牺牲大,贡献也大的小山村。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是中共闽东地委的诞生地,更少人知道这里是红军的故乡,因而所有应该享受的待遇都很少得到。相比宁德县委及闽东各县苏维埃成立地,村里都建有纪念碑、纪念亭、纪念馆等,芹屿一点红色痕迹也没有,不说建立革命遗址纪念物,就连许多领导同志都不知道有这回事。长期以来,只有芹屿百姓自己心中,还记得家乡的一段光荣历史。
在芹屿村走访了一上午,到了中午我们顾不得休息,村支书刘祚雄又开着车带我们到九斗丘。据刘祚雄说,去九斗丘的路,由于上次台风影响已经荒芜了,前两天刚开荒出来。我们一路颠簸,翻过两座山,才到达座落在半山腰的九斗丘。我们想去看看当年开会宣布成立闽东地委的那座房子,但那座房子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倒塌了,现在只剩下遗址。在遗址前,刘祚雄给我们讲述了地委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刘祚雄的讲述把我们带进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1931年丁进朝(后任闽东特委负责人、宁德县委书记),到芹屿村宣传革命,吸收刘淑金等十几人参加革命。1932年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人,在芹屿村领导革命。1937年小小的芹屿村,就有43名青壮年跟叶飞北上抗日,平均每两户就有一人是红军。
解放后回村的只有两人,一位是沈友太,另一位是省溪自然村的畲族雷应清。1937年8月全村出动,直接参了加闽东著名的亲母岭战役。村民手握鸟铳、长茅、大刀、煤油捅和爆竹(点燃后好似机枪声) ,去援助叶飞、陈挺带领的红军,歼敌一个加强连。共毙敌40余人、俘70多人,缴获步枪108支、机枪2挺、短枪5支、手榴弹200多枚和子弹2800多发。
芹屿村人民长期坚持革命斗争,忠心耿耿永不叛党。正是有了这样基础,1947年9月,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左丰美来到闽东,在九斗丘找到了已回到闽东时任闽浙赣区党委常委、军事部长的阮英平,并在九斗丘召开会议传达区党委“八·二八”会议精神———关于闽浙赣人民斗争特点与闽浙赣人民游击战争的指示。同时,代表区党委宣布成立中共闽东地委,由阮英平兼任书记,江作宇、阮伯琪任副书记,陈邦兴、黄垂明、李继藩、陈富元任委员。
地委成立后不久,黄垂明带领游击队打下虎贝乡公所,缴获长枪10余支,由戴志畔等九斗丘地下人员扛回九斗丘藏在山中,当夜队伍撤回宿营九斗丘。在地委的领导下,还袭击了七都、洋中、赤溪等乡公所,打开了斗争局面,游击队声威大震。“那时,阮英平经常召集人员在陈伏禄厝(指九斗丘地委成立的那座房子)开会,参加会议的除首长领导外,还有里四斗、四堡楼、伞溪及霍童桃花溪、虎贝东源、九都石敦等附近村庄的地下人员。期间,由于队伍缺粮,芹屿各村群众就将未长成的地瓜挖来,未熟的稻穗割来给战士吃。”刘祚雄动情地说。“九斗丘对面的松树岗,还搭了一座可容纳二、三百人的大厂棚,作为各路游击队的战前集结地。”
刘祚雄告诉我们:作为早期革命根据地的芹屿村民,坚持红旗不倒,前仆后继勇于牺牲,付出巨大代价,可以说是残酷悲壮的。由于群众长期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因而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芹屿村一直遭受反动派催残,被烧毁拆掉房屋无数,还被当众枪杀群众2男1女。在阮英平被害后,执行极左的路线,肃反扩大化又被错杀3名,后追认革命烈士。现今,村里的群众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修一条路,把芹屿周围的7个基点村连接起来,作为九贝公路一条特殊的红色旅游线路。同时,把众多的红色景点加以保护和建设。其中有“中共闽东地委成立地的九斗丘陈伏禄房屋”“亲母岭战役纪念碑”以及“夹层暗间”“单只洞”“大厂棚”“牛洞湾练兵场”等遗址。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环顾九斗丘的四周,竹子很多,一位妇女正扛着一根毛竹吃力地往上攀。我们突然想起了《井冈山翠竹》这篇文章。九斗丘,这个曾经为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小山村至今还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六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群众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如今,他们只希望修一条路,保护好革命遗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把芹屿村九斗丘曾经发生的革命故事代代留传下去。
责任编辑:XIEY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4-14)68年前,大山深处感动过我们的那些人那些事
点击排名
- (2015-05-25)洋中莲下村有个千古之谜,谁也解释不清
- (2014-10-27)福建第一位丞相--周导
- (2014-11-26)阮琼珠:蕉城医学界的一颗明珠
- (2015-11-27)当年帝师周斌是这样向明太祖朱元璋介绍家乡—
- (2017-07-12)这座洋中人都熟悉的桥背后,居然有这么神奇的
- (2015-04-14)68年前,大山深处感动过我们的那些人那些事
- (2015-09-29)探访闽东地委成立地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