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手感记忆之打铁
编者按:《蕉城手感记忆》专栏是展示一些有着蕉城悠久文化历史背景的技术、技能。这些技能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每一门技艺都烙着蕉城人的印记。例如:打铁,麦芽糖,纸扎,剪刀,手杆秤,剪纸等等。蕉城手感技艺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蕉城人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我们将把蕉城手感技艺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通过《蕉城手感记忆》专栏展示给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蕉城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期登载的是百年传承手艺之打铁。
图/文 林焕新
打铁匠这门曾经为人们所熟悉、给人们生活带来过便利的手艺,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如今已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在宁德市中医院小巷旁的一家铁匠铺 ,一位53岁的许俊师傅,仍在坚守着这门老手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伴随了他40多年,贯穿他的人生。
许师傅将铁放到火炉里烧
走进小巷远远便能听到清脆的打铁声。循声找去,许师傅的铁匠铺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家仅30多平方米的打铁铺。许师傅铁匠铺没有店名招牌,店门是旧时那种破旧的木板一块块连起来的,现在极少店铺使用这种木板门了,站在门外,几十年前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在眼前重现。走入店内,屋内整齐摆放着锤子、菜刀、锄头等各类铁具,这些都是许师傅的“宝贝”。屋内墙角安放着铁匠炉,此时正炉火通红,站在一旁的许师傅用铁钳夹出烧得红中带亮的铁块,放置在电动锤下击打,顿时火星四溅,铿铿有声。
手动捶打(左)电动捶打(右)
都说世上有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的辛苦可见一般。但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打铁又曾经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手艺。
“我家从我父亲起便是铁匠,当我还是孩子时,就已在父亲的铁匠铺里给父亲拉拉风箱,打打下手。我把风箱拉得呼呼生风,父亲夸我很有打铁的天赋。后来年长些了,就跟着父亲学锻铁。父亲就抡着大锤砸,而我拎着小锤打,两人轮流,那一声重、一声轻的打铁声,至今我还记得很清楚。”铁匠铺内许师傅一边用铁锤击打着发红的铁块,一边述说着自己的打铁生涯。
磨刀
在许师傅记忆中,精于打铁的他曾经也风光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周边居民的锄头和菜刀等铁具多出自他手。“那时候谈到打铁的许师傅,谁不竖起个大拇指,夸句好手艺。”许师傅笑着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丰富,锄头、菜刀这些铁器已可在市场上随意买到,打铁铺生意红火的场面渐渐一去不复返。
打铁
据许师傅介绍,如今蕉城的铁匠铺已为数不多,一共只有两三家打铁铺子还在勉强维持着生计。“打铁太苦,现在更是无人愿意去学,更何况普通铁器生产早就被机器取代。”许师傅感叹。
“再过几年快干不动,也就不干了。”许师傅说,如今打铁已挣不到什么钱了,现在铺子还开张,是放不下这门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手艺。“孩子都念了大学,肯定不会来接我的班了。我们家这门手艺可能最终就要断在我的手里了。不过也好,孩子们都有了更好的前程,打铁这门辛苦活不做也罢。”
墙上挂满许师傅打好的铁器和刚打好的刀具
火红的风炉,飞溅的铁花,叮咚落下的锤声,许师傅在这个小屋内还在继续着他的打铁生涯。也许最终有一天,铁匠铺的大门会不再打开,但许师傅铁匠铺内传出的“叮叮当当”打铁声会始终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12)雪国蕉城 水墨江南
- (2014-08-12)蕉城元宵节习俗走透透
- (2014-08-12)蕉城之春圆舞曲
- (2014-08-12)千年传承手杆秤
- (2014-08-12)纸扎传承技艺
点击排名
- (2016-09-09)蕉城第一波优秀教师来袭,谁是你心中的“最美
- (2016-06-17)身份证3522开头的宁德人,其实根本不用出国旅
- (2017-09-01)宁德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揭开一段波澜沉浮的真
- (2018-02-25)【扫黑除恶】举报有奖!蕉城公安面向社会收集
- (2018-01-08)厉害了!9家风景区获批“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水
- (2016-04-26)菜市场の旅行丨人生百味之“东湖市场”
- (2014-08-12)蕉城元宵节习俗走透透
- (2014-08-12)雪国蕉城 水墨江南
- (2014-08-12)纸扎传承技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