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推荐-旧 > 正文

抛开教科书,揭密你不知道的那些宁德庙学历史……

2017-07-23 11:07:30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文 | 陈仕玲

 

 

宁德建县时间是在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而修建庙学的时间晚了一百多年,北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以省地建儒学、孔子庙于县治东南。乾道六年(1170),县丞卢觉重修;乾道七年(1171),主学刘晔以地势湫隘,“易民地,袤其前”。 ②此后屡兴屡废,地址则沿袭一千多年未变。

 

关于庙学的选址,主政者可谓是煞费苦心,精心选取,南门渡船潭附近的这块地域,衔山俯海,后人的“点赞”证明当时的别具慧眼: “地脉自白鹤山蜿蜒而来,至学后,土山平地突起,高二丈余,周围二十余丈。萃磅礴郁积之气,以入宫墙”,因此“堪舆家咸谓学宫之地,在府属为第一。”

 

 

追溯宁德庙学的发展历程,有几位做出重要贡献、应当铭记的人物。

 

第一位是南宋史浩。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九.土俗类一》:“渡船潭 '渡船通人行,状元方始生'。淳熙年,史丞相创县学于此。宁德县。”“史丞相”指史浩,权相史弥远之父,拜相封王,煊赫一时。乾道八年(1172),“以前宰相知福州,淳熙五年再入相。” ④淳熙四年(1177),史浩命县令赵善悉更拓学宫旧规,“翼以两庑,崇其阶级。”又将文庙改建在讲堂之右,前立戟门。

 

元代虽是短命王朝,历史上却曾经两次修建庙学。至元二十六年(1289),州尹白璧、县尹方秀仁重修讲堂,新四斋;三十年(1293),县尹宁柄、掌教孙駪重修礼殿,成朵室、回廊,缭以宫墙二百八十堵。著名学者程钜夫时任闽海道肃政廉访使,应孙駪之邀,欣然为之记。

 

第二位是明人张铎。张铎字振文,清江(今属江西)人。宣德元年(1426),以福建监察御史督宁德银场,时年仅二十四岁。庙学自元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以来早已破损不堪,张铎谒庙时郑重地告诫地方官员:“学校育才之所,非丰备无以厚其养。”力倡重修。宣德四年(1429),在他的倡议之下,知县张初,教谕林约仲,“鸠工庀材,百役咸集。先作礼殿,修两庑,而树列戟,棂星门于其外。次创御书阁、新讲堂,而增斋舍、馔堂于其东。继而乡贤之祠,钟秀之坊,观澜之亭,以次而立。复徙兴文祠于戟门之左, 构儒学门于泮池之南。造祭器,铸钟鼎,筑陂塘,与凡廨宇庖库,经术之属,靡不完美。”而且还在永乐三年(1405)的基础上扩充规模,“易民倪姓地,直抵今路。”随之还塑圣贤像,重建神厨、祭器库,规模完备,倍于昔时。由于泮池之水遥接海潮,张铎与张初、林约仲在池上建“观澜亭”,作为师生登眺游息之所。张铎还利用公暇之余,在明伦堂为诸生讲解经义,偶尔还对学生进行考核。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收录了张铎《学宫试士》:“一鸟不鸣黉舍幽,东风檐外彩云流。衔枚多士胸襟壮,织锦何人手段优。应有吴公当避舍,纵非释子也低头。六经仁义如周道,分付诸君莫浪求。”

 

一直到县城“辛酉倭变”之前的时光里,宁德庙学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修缮。景泰四年(1453),福建按察副使顾傕改易西北墙外的小路与公馆、三皇庙等建筑,扩充了学宫与文庙的规模。景泰五年(1454),六科都给事中邑人林聪倡众重建明伦堂,深广倍旧。

 

正德三年(1508),宁德庙学遭遇了一场大劫难,据乾隆版《宁德县志.卷十.拾遗志》:“五月旱。至七月不雨,田禾皆槁。七月七夕,凤池境官井兜杨家火,延烧庙学、县治,余焰飞越城外,延烧民居,计城内外毁者六百余家。”正德六年(1511),知县熊翀在废墟上重新修建。

 

据明邑人陈琯《宁庠庙学考》,南宋高宗时期,宁德庙学的规制是坐西朝东。讲堂在圣庙之后,“前向笏头,后凭玉枕”。淳熙四年(1177),县令赵善悉移圣庙于讲堂之右,格局未作变动。熊翀在弘治三年(1490)俞黼“稍改方向”的基础上,将整体格局进行移位,改为坐北朝南,以二都勒马山为前案。也就是这次重建,改易了南宋以来坐西朝东的朝向方位,奠定了宁德县延续数百年的“左学右庙”建筑格局。

 

 

明世宗嘉靖时期,东南沿海地区遭受倭寇骚扰日益严重。这些所谓“倭人”,正如兵部侍郎郑晓在《今言》中所说:“大抵贼中皆我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而一位被倭寇掳去50多天的昆山人这样回忆:“大抵艘凡二百人,所谓倭而锥髻者,特十数人焉而已。”南宋初年,建州叶浓叛军攻陷宁德县城,烧毁城内所有官府机构,却能够留下尊儒育才的文庙。这些海盗毫无人性,所经之境一片废墟。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二年(1561~1563)之间,宁德遭遇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辛酉倭变”,“城郭乡村为荒墟者将十年,古今一大变也。”

 

倭乱平息之后的嘉靖四十二年(1563),广东潮阳举人林时芳继任宁德知县。当时的县城“百里废墟”,“官无公署,民无室庐”,而“黉宫学舍鞠为茂草”。新任训导利灌与留任养病的前任训导胡德在没有办公处所的情况下,“寄寓山寺”,贼退之后,又“构葺佛堂,暂安圣座。即其地教课诸生,外结草寮,以住家眷。旁风上雨,人所不堪。”条件之艰苦难以想象!

 

 经过林时芳与全县士民的共同努力,一座崭新的城池屹立在了白鹤峰下。嘉靖四十五年(1566),林时芳重建明伦堂,左右斋堂、仪门、泮池、学门,也得到了修复。林时芳又在明伦堂之右重建文庙,一切悉遵旧制。

 

 

修复庙学的同一年,朝廷升授林时芳为贵州独山知州。作为父母官,他与熊翀使庙学在废墟上重建,成为了今天值得后人称颂的两个对庙学贡献最大的地方官。

 

在此后的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五朝,庙学又经历了知县舒应元一次大修,教谕黄约一次小修缮。

 

明清交替之际,文庙倾圯殆尽。康熙九年(1670),知县李拔尤、训导许兆高重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阎达禹再修。雍正五年(1727)又圯,知县王祚昌、申茂、张廷球相继修葺。

 

乾隆四十年(1775),教谕杜梅、训导黄允芃捐俸倡修庙学,叶禹担任董事。学宫增葺明伦堂两翼,以及后堂两庑。重浚内外泮池,文庙“庙宇内外,焕然一新”

 

刘家谋在《鹤场漫志》这样写道:“邑例贡生叶禹喜施舍,尤重文人。倡建灵瑞塔,修文武圣庙,赵公、邹公二桥,复下峬岭旧路,捐莲峰书院膏火田。”可谁又曾想到,叶禹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连祖籍和出生地都不确知的生意人。

 

这次的修复过程还有一个小插曲,庙学整体工程完工之后,大家商议修复大成殿神龛,但资金遇到困难。在叶禹的影响下,邑民郑承浩,“其产不及中人”,闻讯独出百余金,“无难色”。 ⑿为了表彰郑承浩的急公好义,知县曾顺温将其事迹立碑于仪门,并赠匾“仗义可褒”。

 

此后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 、嘉庆十二年(1807),又有叶禹长子贡生叶开泰、恩贡生薛朝煜两度捐资修缮。

 

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一月,由前后两任知县宋光伯、冯杰,训导吴世嘉首倡,次年十月完工。福建学政彭蕴章在《重修宁德县学碑》中讲述了兴修由始与修复后的堂皇景象:“邑贡生蔡志谅出白金二万两有奇,独力鸠工,自大成殿、明伦堂,旁及附祀之祠,藏经之阁,无不修其颓坏,易其朴陋。栋宇辉煌,丹艧炳耀,缭周垣之百丈,浚璧水之一湾。”  

 

 

  当时的福建巡抚徐继畲也上疏朝廷,请求对蔡志谅的义举进行表彰:“此次宁德县户部候补员外郎蔡志谅独力捐建文庙等项工程,共用银二万六千八百余两,情愿将应得议叙请加三级,给与封典。查核所捐银项,已数倍於捐级、捐封之数。合无仰恳天恩俯准,将户部候补员外郎赏加三级,给予其祖父母、父母三品封典,归入覃恩办理。”

 

在清代,我们应该特别感谢这两位本邑的乡贤--叶禹与蔡志谅,他们捐献重资,勇挑大任,成为地方之骄傲,子孙后代之道德楷模。

 

 

从古代庙学体制的发展来看,因学尊庙,因庙表学,二者密不可分,又有着自己独立的规制。历史上的宁德县庙学,从宋元的草创,到明清的逐步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格局,就其建筑而言,整体格局曾经有过两次重大改动,分水岭就是“嘉靖辛酉倭变”。很庆幸的是,两种格局的图像都通过地方志完整被保留了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两种县志中收录的“庙学(学宫)之图”进行对比与文字解读,让这组宏伟的建筑群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明代“庙学之图”所体现的是嘉靖十六年(1537),御史陈褎、教谕蒋濂、训导闵文振、潘鹑重修以后的面貌。从图上可以看得出来,这时期的庙学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围三百一十一步,计地一十三亩五分” ⒀,占地面积8991平方米。庙学大门左右皆设照墙,正对官街(学前街,又称横路)。官街外由西向东有溪流形如玉带,直达南门城壕。嘉靖三年(1524),县丞李诏“度其水泄,而捍以楼”,取名龙门楼,又名“腾蛟起凤楼”,皆与振兴文运有关。东西墙角当街立有牌坊,东为余复“状元坊”,西为林文迪“解元坊”,宣德五年(1430)张铎建。嘉靖十七年(1538),教谕蒋濂、训导闵文振、潘鹑重立。

 

 

两口泮池系南宋嘉定三年(1210),由知县周茂良始凿。位于棂星门与学门正前方,呈两半璧形,护以石栏杆,各环向门之外。中间架设石桥,桥头有亭,额曰“兴贤”,儒门、棂星门并列于左右,也由此分路。

 

左边学宫,前后四进。依次为儒门、仪门、明伦堂、养贤堂。最后一进为粮房,粮房左右为学仓。儒门为学校正门,隔池立有照壁。儒门、养贤堂各为三间,养贤堂后小山坡即是学山。

 

明伦堂面阔三间,左右两庑设书斋。左名“居仁”,右名“由义”,各五间, 明伦堂天井东边摆放卧碑(敕榜谕众碑)、进士题名碑各一座,西边摆放学职题名版榜二片,科贡题名版榜两片,正文体版榜二片。

 

 

明伦堂在北宋初设县学时称“讲堂”。崇宁二年(1103),立四斋,内设敷教堂,增学舍四十七区嘉定五年(1212),以闽县丞署任的县令黄克宽易“讲堂”之匾为“明伦”二字,并摹刻朱熹手书。左右立四斋,曰兴文、果行、教忠、守信。

 

明伦堂在明清两代还作为乡饮酒礼的举办场所。明洪武初年,朝廷规定每岁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举行乡饮酒礼,县一级由知县主持典礼。被邀请参加的宾客均为当地身家清白、品行端方、德高望重的耆老乡绅,其中致仕官员德隆望重者被尊为大宾,年高德劭的被尊为僎宾,年稍长却又德才兼备者被尊为介宾,其余一般的都被称为乡饮宾。至今我们仍经常能在某姓家谱上看到,某某祖先被荣选为“乡饮大宾”、“乡饮耆宾”的记载。

 

儒学附属建筑有教谕宅、训导宅,皆在东面墙角,靠近城墙。教谕宅原为黄姓地,宣德四年(1429)张铎易之。前后两进,后进阁楼三间,为儒学教官之住所。正前方为半圆形学池,池上即观澜亭。宣德四年(1429)重修儒学,由南门外学池移建于此。学池水通泮池,流水横穿棂星门,上架石桥四座,颇为壮观。训导宅为儒学两位副职教官住所,有东西两处。位于儒学的称为训导东宅,内设六间。甬道转弯处有小门通往明伦堂,宅后即是学山。

 

这一时期,明世宗朱厚熜对孔庙进行了改制,嘉靖九年(1530)改文宣王尊号为至圣先师。也正是这一年,知县叶稠奉檄撤圣贤像,用木主,改名号,造神龛。孔庙也改称作先师庙,戟门改为先师庙门。从图中显示,先师庙前后五进,依次为棂星门、先师庙门、先师庙(正殿)、启圣祠。正堂东西两庑,附祀历代贤哲。东庑从祀先贤三十三人,先儒七人;西庑先贤三十二人,先儒十人。

 

 

  启圣祠为先师庙最后一进。嘉靖十年(1531),知县叶稠奉檄建。以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从祀诸弟子之父。嘉靖十六年(1537),以地势湫隘,徙后十多米。启圣祠虽在庙学之内,但不从属文庙,另开院落,周围缭以高墙,前后两进,除了大门、正堂,左右各有厢房三间。

 

先师庙由南向北附属建筑有宰牲房、乡贤名宦祠、敬一亭、训导西宅、号房。

 

宰牲房系祭孔宰牲之地,在棂星门西南,原在戟门边。洪武五年(1372),知县王溥建。嘉靖十六年(1537)徙此,坐西朝东,右首有小池塘。与宰牲房并排的是乡贤祠和名宦祠。名宦祠建于嘉靖五年(1526),由县丞李诏创建。原先是坐北朝南,因与主体建筑相悖,不合礼仪,嘉靖十七年(1538)改易向东,祀南宋长溪令潘中、邑令赵善悉、李泽民,本朝知县朱政,教谕戴本,御史张铎,县丞颜清,训导董秀,知县郑䤾、典史郑嘉祥、教谕王銮,共十一人。

 

乡贤祠,南宋淳祐八年(1248),由知县李泽民创建。它位于名宦祠之南,二祠共一堵山墙,并排而立。位置几经改变,到了嘉靖十七年(1538)移于此处。祠内祀唐太学生黄岳至本朝刑部尚书林聪,共十六人。乡贤祠边靠近宰牲房的地方建有省牲所,所谓“省牲”,就是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审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诚。

 

乡贤名宦祠之后为敬一亭。敬一亭,又名敬一箴亭,嘉靖十一年(1532),知县叶稠奉檄建。原在养贤堂后山坡,嘉靖十七年(1538)移今所。内安明世宗御制圣谕碑七座。训导西宅八间在其后,其址原为南宫庙地。正德元年(1506),提学杭济易为训导西宅。

 

最后一进为号房两座,共十间,南北相对。明史·选举志二》:“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是科举考场中生员答卷和食宿之所。因为每个考生人各一小间,皆有编号,故称“号房”。号房以及后圃之地,原来是道路和公馆、三皇庙,景泰四年(1453),监察御史顾確废“北向路,易公馆,毁三皇庙”,全部圈为学地。

 

宁德庙学所在的位置,是当时城内环境最佳处所,背后学山又是城内唯一的小山坡,占踞了全城最高点。面俯海涛,又有城内唯一的溪流,水流清澈。高墙之内,松柏参天,还夹杂种植榕树、荔枝树,明初“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恭在《寄宁德林训迪》一诗中就描述了庙学周边良好的自然环境:“鹤林山色当杯绿,鲛室文章到县秋。”静谧又不失威严,实为尊师设教的优良场所。

 

 

  再来看看乾隆县志这份“学宫之图”,清初的庙学,基本上保留着林时芳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建时的格局,此后也没做太大变动,面积则比嘉靖十六年(1537)稍有扩大,约有十五亩,将近一万平方米。

 

康熙九年(1670)知县李拔尤、训导许君兆高重修庙学,后期屡加修葺。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楚文暻对文庙、学宫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设施完备,规模宏伟。南面临街,高耸青灰色砖墙,不设大门,左右两座牌坊作为入口。东状元坊,额曰“凤麟应瑞”,西解元坊,额曰“海岳钟英”。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舒应元重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修,大门仍旧遵循明代布局,未作变动。

 

 

  步入牌坊,最先看到的是泮池。这口泮池是明代原物,乾隆三十八年(1775),教谕杜梅、训导黄允芃重浚。清代的宁德庙学有两口泮池,大门这口称为“外泮池”;大成殿前的称为“内泮池”,这种“一学两泮池”的现象在国内极其罕见。外泮池又称为“会源水”,池中有东西两涵道,东涵直达城壕,民间传说明代倭寇攻城,即以此作为突破口,虽是无稽之谈,却也可以得知涵道之设计极为讲究。潮水由涵道入城,流入泮池,每个月的朔望之日,海水会涨溢至学门;灵溪寺山涧汇为溪流,流经城内鹏程境,汇入西涵。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林时芳重城时截上关之水,引入城外南门溪。内河改为暗沟,水流已大不如前。

 

关于外泮池,还有一段神奇故事。据担任过福建左布政使的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五》中记载:“嘉靖三十九年五月,宁德县儒学泮池水赤,早浅红,至午大红,浑如鲜血,及晚转黑。如是五十余日。以器盛之,亦一日三变。次年,倭贼陷城。又瘟疫大作。”

 

 

这时期的庙学主体建筑是以学宫为中心,由南向北依次为学门、仪门、明伦堂、学山(文昌阁),学门面阔三间,左右柱间设红色栅栏;仪门即戟门,又名至圣门,面阔三间,左为神祠,右为宾馆。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两庑分别设东斋、西斋。出明伦堂后门,登上学山,坡顶建有文昌阁。文昌阁又称文昌庙,上下三层,下层为文昌帝君殿,顶层奎阁,祀魁星。“高凌碧汉,远挹银涛,亦巨观也。”⒁  

 

南宋绍定五年(1232),县丞周硕行在明伦堂后建造御书阁,用于贮藏皇帝颁赐的儒家典籍,供生员借阅。这座蕉城最早的官立图书馆,也就是明清时期文昌阁的前身。宣德元年(1426),御史张铎重建于学山之东麓。嘉靖二年(1523),县丞李诏重建,易名“尊经”。顺治十年(1653),教谕苏之琨始移山顶。阁中对联“象纬丽帘楹,天中楼阁;烟光浮几榻,海上瀛洲。”相传是苏之琨梦中得句。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楚文暻、教谕陈轼率绅士募修。

 

正因为尊经阁(文昌阁)贮藏着儒家典籍,而且供奉的主神文昌帝君掌管读书人功名禄位,孔夫子又是天上的奎星下界,所以读书人对之特别有感情。明代县丞李诏在嘉靖三年(1524)捐资营建尊经阁,又创建名宦、乡贤二祠及号房十余间。令人感动的是,李诏在致仕后家居十余年,心中仍念念不忘尊经阁,两次遣人由江西南丰送银两作为修缮资金,并置祭器酒樽。“宁人不忘诏德,诏亦恋恋宁人不置也。”

 

 

文庙殿阁巍峨,黄瓦重檐,四面红墙环绕,金碧辉煌。由外向内分棂星门、泮池、仪门、大成殿。棂星门为三间四柱火焰冲天柱式石坊,中间两根柱子下方置青石狮子一对,左右设栅栏门接墙垣。正中额曰“宫墙万仞”,背面书“金声玉振”;左右正面分别额以“过化”、“存神”,背面额以“江汉”、“秋阳”。

 

 

棂星门正对面为照墙,左右开小门,与外界连接。棂星门与大成殿之间开凿泮池,规模小于外泮池。这座“内泮池”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知县楚文暻、教谕陈轼开凿。

 

仪门三间,左右分别是名宦祠与乡贤祠。乡贤祠在图中标作“贤良祠”,有误。

 

棂星门红墙之外开有小门,通往大成殿后面单独立庙的崇圣祠。崇圣祠就是明代的启圣祠,雍正元年(1723),清世宗追赠孔子五代为王,改名崇圣殿。雍正三年(1725),由邑绅黄中铭捐修。光绪年间,又由黄中铭裔孙奉祀官黄承志捐资修缮,这已是后话。

 

学宫东面竖向排列三组建筑:训导宅、教谕宅、忠义孝弟祠,高墙封闭,自成院落。

 

忠义孝悌祠,清雍正五年(1727),知县王如芳奉旨倡建。原在崇圣祠(殿)后,乾隆二十二年(1756),知县楚文暻、教谕陈轼率绅士马彦栋等移建明伦堂后左畔。祠一进三间,前达教谕宅,后倚学山头。内祀忠义唐黄岳,宋林仲麟、姚望之、黄裳,明林聪、陈勖、陈寓、陈褎、林文迪、吴国华、崔世召,共十一人;孝友自南宋陈嗣光至清末蔡步镛、步銮、步镳昆仲,共二十六人。

 

庙学周围有大片学地,东面邻街建朱公祠。其他空地大部分出租给民间架屋。如朱公祠后旷地,“旧为教谕宅基,左至学山,右至邑民左家墙,前至横弄,后至陈家墙,周围七十余丈。”出租给了邑民左国培兄弟架屋,“租钱历年儒学教谕征收”。 ⒃

 

光绪十九年(1903),知县梁锡志在学宫隔街靠近城墙处,倡捐募建考棚,这个被县城居民称作“考坪”的地方,是科举时代童生岁试的场地。内有文昌阁,系学山移建于此。考棚之右为射圃,设观射亭。民国时期这些建筑被改为宁德县党部驻地。它的位置,其位置在今南门人民电影院一带。

 

设置于学宫之外的射圃,也是属于庙学的附属建筑。古时官学课程设置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所以往往在文庙之东设有射圃,是用来教学生练习射箭及武艺的地方。

 

文庙生员有文武之分,射圃是武生员习武之所。武生员属教官管理,除骑射外,教以儒家经典以及武经七书。按照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五.学校志》收录了县学岁取生员名额:“本学生员额数廪膳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二十名。附学生员不限额。岁科两试,各取进十二名,武生岁试取进十二名。”

 

学宫射圃原设于南门内横路,地处县衙西南。永乐三年(1405),知县贾得善设。周围二百八十步(折合466.62米),建亭于其中。成化十年(1474),知县江伟改作布政分司,射圃则徙于南关外山川坛旁。周围一百四十九步(折合248.30米)。嘉靖十年(1531),知县叶稠建亭三间,曰“观德”,并建仪门三间于外。十五年(1536),知县程世鹏重加修饰。倭毁之后,大部分没为城濠。乾隆时期,批给叶陈二姓起架灰厂、晒谷,年收租钱二百四十文;文庙右有圃,旧为教谕宅基,后又出租给左姓架屋,年收租银一两一钱。两处射圃从此也就彻底消失了。

 

书院、社学也是属于学宫管辖范围。明初有诏,令有司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弟子。天顺七年(1463),又令各乡设学,其社师由县官选拔委任。明代“辛酉倭乱”之前,学宫有两处社学,一在布政分司署东,一在城隍庙东。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舒应元鼎建于南门外公馆故地。

 

庙学的最后一次修复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也就是“庚子国难”的那一年,由教谕福州人郑益谦主持修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民国十八年(1929),在文庙首次创办明伦小学,三年后改为实验小学,不久又更名模范小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全面爆发,学校才定名为蕉城中心小学,从此延续至建国后。

 

民国三十二年(1943)五月,宁德县成立临时参议会,会址设于文庙明伦堂。临时参议长由霍童郑宗霖担任。民国三十三年(1944)五月,正式成立宁德县参议会,会址没有变更,仍在明伦堂。

 

 

  据在外乡贤黄建琛、关引光二位老先生撰文回忆,旧时文庙(学宫)的布局,与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文庙是一致的。棂星门左边的墙角上,竖有一块高约一米多的青石碑,上面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 几个大字。大成殿丹墀左右,立有一对青石狮子,高约1.5米,做工讲究,形象逼真。这两组古物件连同大成殿前的盘龙石柱最为城关人所耳熟能详。从正门进去后,在广场有一个池子,这便是泮池,上架石桥。过桥后,便是戟门,几级台阶便进入大成殿前的天井。两边均是廊庑。大成殿前有一个类似曲阜孔庙杏坛的石砌平台。高约一米多,台面有四五十平方米。台的前面正中斜卧着一块刻有蟠龙的丹墀石陛,左右两边各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人们是不可以从丹墀上走的,须从两边石阶上去。大成殿中央四根雕刻精美的龙柱,成正方形排列。大殿正中是孔子牌位,两边是 “四配”、“ 十二哲”的牌位。这“四配”指的是颜回、子思、曾参和孟子,“十二哲” 除孔子的学生闵损、冉雍、端木赐等人以外,还有朱熹。至于两庑的历代贤人,东庑有董仲舒、周敦颐、王守仁等六十二人,西庑有张载、程颐等六十一人。从大成殿孔子神龛后面正门出来,便来到了学山头山麓,山麓原建有文昌阁(又称尊经阁,俗称“学山阁”)。到民国时期,山顶只有一个小桃园,左边有一个破烂不堪的两层高钟楼,右边文昌阁遗址上,只剩下一厅一屋,作为蕉城中心小学的幼稚园,后又改为学校的图书馆。

 

从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珍藏的一张清末宁德县城全景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宁德庙学凸显的建筑轮廓,特别是大成殿的重檐歇山顶,异常显眼。

 

祭祀是学校之职能,孔庙于每岁春秋二仲(农历二月、八月)上丁日祭祀,各地各学普遍举行。行释菜礼,即“以芹藻之属礼先师”,由学官主办,地方长官主持。参加者除官学、书院生徒,还有地方各界人士,有一套行礼规程,地方每届修志都会完整记录,且不惮其烦,糜费笔墨。在民国时期,宁德县城仍循旧例举行祭孔活动,每年春季秋季各一次。仪式简单而庄重,省去了许多繁缛的礼节。

 

民国时代里,学宫文庙改为政府行政机构和教育机构,依然发挥作用。一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相当完整。但令人痛心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武斗”事件中,学宫文庙毁于大火,仅明伦堂幸免于难。

 

 

  除了一座孤零零的明伦堂,目前庙学留下来的遗物寥寥无几,在蕉城区博物馆,保存着五通清代庙学石碑,最早的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康熙二十八年(1689)闰三月十六日所立《御制四配赞》,此外还有知县吴本于嘉庆十五年(1810)所撰重修庙学碑,以及“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石碑两通;在南门新塘宫,还保存着一口清代“忠义孝弟祠”的石香炉。除此之外,这组旧时全城最高规格的建筑物,再也找不到更多的历史遗迹!

 

 

城区的蔡氏家庙,系重修庙学三年后由蔡志谅所建,这座仅晚于蔡氏重修庙学三年时间的大型建筑,其残存的照墙(包括南北侧门)、半璧池、仪门就是文庙大门、泮池、戟门的缩影,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去联想旧时庙学宏伟壮丽的景象。

 

 

科举制度废除已经一百多年,对于它的评价,近代人士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从救亡图存出发,痛斥八股误国害民:“民之愚,国之弱,皆由于此”。无论如何,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制度无疑是一种公开、公正及公平的方法,他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县学是古代培养科举考试人才的重要机构,也是最基层官办教育机构,其性质与建筑格局类似府学。自产生一千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宁德县学以其优异的办学条件,更是为地方造就了大批人才。

 

明南京工部尚书闽县林瀚《建县厅记》:“予以宁德人物为一州之最”, 御史罗泽《宁学进士题名碑记》:“邑之西北二百余里,有霍童宝丰之秀。诸山

 

虽高,皆莫可及;白金之产,乃山川孕灵,故学校造就比之他邑为盛。”明邑人会同令陈琯《宁庠庙学考》:“当时科第自淳熙五年陈宋辅起,至咸淳五年阮登炳科,历年八十有八,计科二十有九,进士四十余人,两见状元及第,科甲隆盛,可谓极矣。”可见县学对宁德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宁德古代教育之繁荣与发达。

 

南宋初年,福州府管辖的闽县、连江、长溪、长乐、福清、古田、永泰、宁德、罗源十县县学开始附设小学,这是全省最早的一批官办小学。其中的宁德小学是在乾道七年(1171),由县令徐磐、县丞卢觉创设。

 

嘉泰四年(1204),县令郑革建立武斋,开县学武学之始。我国最早开办地方武学教育起始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三月(周兴涛《宋代地方武学初论》)虽说宁德县相较于此晚了整整一百年,但是两宋时期并不是每个州县都有武学,南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六》:“州县学武学附,三年正月己丑,诏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也就是说只有不少于三十名的州县才有条件设立。比如科举繁荣的泉州府学也仅比宁德早三年设立武学。南宋时期辖属福州的闽东三县,长溪、福安没有设立武学。

 

宁德科名盛于宋室南渡以后,宋有余复、阮登炳高登进士第一人,黄履翁进士第二人,郑南太学释褐第一人,林駉以易经魁乡荐,福首郑氏一门五进士,赵希祎兄弟三进士;武有嘉泰二年(1201)武举第一人林仲虎,武举正奏名省试第一人黄裳、黄石孙,武举特奏名第一人孙汝勉;入元则孙駪高中进士,与福宁林仲节成为元代闽东仅有的两名进士;入明代,宁德县登进士者21人,其中李廷美、李廷仪同胞进士,陈寓、陈褒、陈褎叔侄三进士,林聪、林文迪祖孙两翰林,名震一时。至清代,虽然科举开始走向衰落,仅有进士四人,却有黄树荣、刘廷珍联登进士,刘志抟高中解元。

 

宁德官办的学宫书院,与城乡大大小小的私人学馆,相辅相成,一千多年来延绵不衰,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与供奉先师的神圣殿堂,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这些精英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理念,为国家为地方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经千年的庙学在一场野蛮而疯狂的大火中毁于一旦,仅存的明伦堂,躲过了后来差点被拆的命运,至今完好地展现在了世人眼前。现存的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梁架,高约10.5米,占地面积362平方米。199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有碑刻数方,现保存于蕉城区博物馆。2013年重修明伦堂时,又发现三个碑座和两块残碑。

 

 

明伦堂正殿屋梁上,至今仍清晰保存着道光二十三年(1843)大修文庙时的题记。左梁题款“赐进士出身授宁德县知县加五级宋光伯,署宁德县儒学训导兼理教谕事加三级吴世嘉仝捐俸建”,右梁题款“福建福宁府宁德县贡生蔡志谅捐资鼎建”。并残存有彩绘龙纹图案,部分柱础还是明末清初遗物。

 

 

重修的明伦堂基本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外观和内部也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时的风采,但这也只是昔日恢弘的庙学之一角。2015年刘畅、曾朝等人编著的《福建古建筑地图.平和文庙》中说:“有些人担心时人筹备复原整体文庙的努力,巫鸿先生说中国人不强调废墟美;或许我们没有十分的勇气面对曾经的轻狂和忘却。”庙学的兴衰所映照出的何尝不是文化、教育乃至国运的兴衰。回望文庙的历史,我们不能不为它屡遭厄运扼腕叹息,但我们更不应忘却为保护它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因此呼吁,在现在的明伦堂给陈普、周斌、林聪、郑长璋留下位置的同时,更多地应该想到史浩、张铎、蔡志谅,以及曾经安放在明伦堂天井边上、代表地方科举水平的进士题名碑、学职题名版榜、科贡题名版榜,为先贤留功绩、为后世立楷模!

 

①:南宋梁克家《三山志. 卷第九公廨类.诸县庙学》。

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名宦》。

⑨⑾⑿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

④: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三十六.秩官》。

⑥:古代以版筑法筑造土墙,五板为一堵。《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长一丈,高一丈谓之堵。”如二百八十堵为外墙面积,则外周长约可达一千多米,当时的庙学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规模,因此,“二百八十堵”应该还包括所有内墙的面积。

⑦⒀: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学校》。

⑧: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十·拾遗志》。

⑩⒂: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三·秩官志》。

 

·End·

责任编辑黄   珊

值班主任郭文辉

执行主编黄钲平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