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悠悠赤溪情 > 乡土人文 > 正文

蕉城有个叫“夏天”的村庄,那里总是洒满复古的阳光……

2016-12-14 15:43:11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图 谢舒婕 傅海清 郭文辉

 

夏村

xiacun

蕉城区赤溪镇夏村,距镇辖区西南2.5公里,雁乐溪东侧,海拔85米,以何、周两姓氏为主。相传古时建村时正值炎炎夏日,故名,亦有下村之称。村落形成于唐朝年间,由中原迁入闽南一带,后至周宁县礼门乡守洞村数年,最终迁徙至夏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蕴藏着诸多的古事……


 
 

骄傲 红色历史英勇悲壮

1938年
夏村有3名革命者北上抗日,到全国解放时,只有1名幸存者退伍回乡。而那名幸存者就是何时进,他于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随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任侦察员。1967年回乡,1995年病故。

       回到家乡时,何时进已是个遍体鳞伤的中年人,口鼻因在战斗中受袭而留下豁大的伤口。这位历经战火的洗礼与无数次生死考验的老战士,直到暮年时,仍对自己参与的那段光荣的革命历史记忆犹新,感怀不已。

 

 

       抗日战争期间,在国民党蓄意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作为有幸突围的1000余人中的一人,何时进和战友们担任起了坚守皮岭的任务,经过一夜激战,军部警卫团英勇地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数次进攻,歼灭国民党两个团,警卫团也牺牲了1000多名将士,最终因弹尽粮绝,伤亡过重而被迫撤出战斗。在夜色掩护下,何时进所在营连的剩余兵力分散突围,天亮时到达一寺庙休息。战士们疲惫至极,但200多名敌军尾随而至,并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奋起反抗,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

 

 

       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打退了敌军,但警卫团仅剩16名战士。何时进与战友们掩埋好牺牲战友的遗体,迅速撤离。经过10多天的长途跋涉,于2月3日晚,在一民宿中住下,夜半时分,机枪班的6位战士突然叛变,开枪打死了指导员、连长及其他几位战士,何时进因睡在厨房而幸免于难。第二天,何时进与剩下的战士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将牺牲在叛徒枪口下而非捐躯在战场中的战士遗体埋葬,后寻机渡过长江,最终突出了重围。

 

 

       回顾那段沉重而又光荣的岁月,正是因为经历过失去战友的悲痛,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艰辛,面对强敌,许许多多像何时进这样的革命者矢志不渝,前仆后继,坚贞不屈,显示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从何时进的口述中,深切感受到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伤痛,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抗战老兵以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挽救国家于危亡,用顽强与坚忍铸造起一座钢铁长城,使中国以贫弱的国力历经14年的抗争,最终迎来了这场伟大的胜利。

 

 

古朴 古居庭院别具一格

夏村
现存古民居建造年代以清代为主,但还有相当数量的明代遗居,有两三座保留较为完整。

 

从结构来看,古民居整体大都由传统的抬梁、穿斗混合式的土木结构和外围土墙三部分组成。墙体基座底部用石头砌基,既有利于防潮防湿,又有利于排水。屋顶一般采用两坡硬山顶。土墙主要由两种材料砌成,分别为青砖空斗墙和夯土墙,两种都极为结实耐用。

 

 

土墙的墙垛高高耸起,如“土”形,曲线流畅生动,构成了优美的空际廊线。墙面出于防盗安全的需要,对外极少开窗。地下排水道户户相通。村内小巷道与里弄纵横交错,民居布局错落有致,营造出浓郁的乡野文化氛围。

 

从内部看,厅堂与屋内上油漆,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木本色,板壁简洁,只在一楼的梁坊间、雀替、窗扇等部位施以精细的木雕,繁简得当。

 

 

夏村古民居大门雄伟壮观,大门上一般以三到四跳的斗拱挑出木披檐,两边是雕饰精美的墀头,大门门楣上既有灰塑、彩绘,也有匾额,两侧则是对联,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夏村古民居的建筑风格融徽派建筑与赤溪牛文化理念于一体而建,具有很高的古建筑研究价值。顺着村里老人的指引,来到了据说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这座建筑竣工于清道光年间,占地900多平方米 。远远望去,气势恢宏,高高耸立的围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锁住了陈旧古朴的风韵。面对这样一座饱经千年风霜而依然保存完好的古宅,恍如隔世,心绪难以平静。

 

古民居整体布局规整讲究,走进古宅,庭院很深,光线幽暗,青苔蔓延,阳光透过庭前的草木挥洒下来,清幽的庭院顿时明亮起来。

 

宽敞的院子给人一种干净澄明之感,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显露出它的精致典雅,龙凤鱼虾,花草鱼鸟,形态各异,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令人赏心悦目。

 

 

据说,因木雕具有较高的价值,古民居又缺乏系统的保护与监管,已被不法分子偷盗了很大一部分。现存的木雕已成为村里老人加倍守护的文物。说到这些,村民自豪的言谈中流露出了一丝遗憾。

 

 

置身其中,遥想庭院昔日繁华,应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走进后院,只见院子屋檐下的老人埋头专注自己手中的活计,似乎外面发生的一切也无法打破这种宁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多少美好的容颜在这座古宅中悄然而逝,古建筑就像一台时光机,不动声色地刻录着发生在这里的所有故事,引领后人追古寻今,而庭院以最质朴的本色,显示出了最深邃的风韵。

 

 

神秘 精美壁画令人神往

夏村
古民居中尚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幅色彩鲜艳,人物鲜明,画作精美。壁画左边虽有破损,但依然可观赏到商王请伊尹的故事。伊尹,生于夏朝末年,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虽耕于有莘国之野,但却乐尧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调技术,又深懂治国之道。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有莘王并不应允商汤聘任伊尹,商汤无奈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挚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孟子》云:“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教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的方略,即“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而另一幅保存较为完好的壁画则是关于傅说的故事。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虽有才干,无从施展。商王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对社会底层情况颇为了解。后来,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擢拔为相。傅说担任相国之后,辅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武丁一朝,成为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因此而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并被赐姓为傅,其后人姓傅。傅说在赤溪傅氏一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壁画的下边则展示了生动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亭台楼阁,古树参差,市井尘俗,毫无呆滞繁复之感,隐约展现了一种从容和和谐。图案整体风格简洁,细节丰富,舒而不旷,密而不杂,泼墨有度,意境彰显。在人物的刻画上,画中各类人物形象神态、衣冠服饰,精细入微,惟妙惟肖。笔法上笔随画意,传神达意,线条的勾勒,起止转合,轻重得当,抑扬顿挫,精炼明晰。画风清新自然,无雕饰造作之意。值得一提的是,此壁画在人物脸部上采用了少量晕染的方法,增添了整体的立体感,人物的服饰也进行了分染,层次分明,素雅大方,可谓匠心独运。

 

壁画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地域文化发展源流的重要体现。夏村壁画以高度概括的简洁手法对人文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了写真,彰显了浓郁的民俗特色。

 

 

责任编辑:雷美玲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