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蕉城 > 历史栏目 > 微联盟 > 今日福安 > 正文

“非遗”瑰宝——福安畲族银饰

2014-08-15 11:05:38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微联盟栏目由宁德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福安”、“幸福福鼎”、“大梦蕉城”、“长寿柘荣”共同联办,从7月17日起正式启动。本期刊载:微联盟成员“今日福安”推荐文章《“非遗”瑰宝——福安畲族银饰》。

 

 

  2011年5月,以福安珍华堂银器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东畲族银雕也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地区,现有畲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全省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二分之一,而福安是全国最大的畲族人口聚居县(市)。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客”),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畲族历来崇尚银饰、银器,无论是出生、婚丧嫁娶等人生重大经历和民族传统节日、盛事,还是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畲家人与银饰、银器密不可分,银器上的雕饰既是畲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符号,其间也蕴含着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因此,畲族银器成为了中国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达,是畲族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畲族姑娘出嫁时佩戴的传统“银凤冠”头饰,是畲家人崇尚银饰的极致体现。银凤冠,俗称“圣疏”。相传,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银凤冠,穿上镶着珠宝银饰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从此,畲家女出嫁时必戴凤冠,以示吉祥如意,由此也形成了畲族“崇凤敬女”的特有习俗。银凤冠的制作,尽展畲族凤凰情节。传统银凤冠,以展翅凤凰为主体饰物,并配套有数十件小银饰,雕有双龙、蝴蝶、花木、鱼鸟等代表不同意义的图案,新娘微步、银饰相击、叮当作响,寓意“凤凰带仔又带孙”,家族人丁兴旺。展翅的凤凰口衔银环,下缀银鱼,则寓意子孙勤俭持家、年年有鱼、代代相传。

  据《福安畲族志》载,畲家传统结婚用品中,新娘必备的首饰还有“银耳环1副,银手镯1副,银戒指4只,银簪1条”,从中畲族对银器的崇尚可见一斑。不同的银器、不同的纹饰,寄托了畲族群众别样情怀,也赋予了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

  从唐朝年间畲族入迁闽东福安以来,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便向世人展开了一幅绵长的艺术画卷。据闽东现有畲族谱谍记载,唐五代时期,就有钟姓畲民从汀州上杭迁入福安韩阳坂五十三都钟莆坑,其后裔又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移迁今坂中畲族乡的大林村。明朝中叶以来,畲民开始大批迁居福安,直至清乾隆后期(18世纪)基本结束。随着大量畲族群众的定居,闽东畲族银器步入了需求两旺的红火年代,其制作工艺也走出了当初仅在民族内承传的困束,流传民间。

  追溯畲族银器的历史你会发现,造型精美、做工精细的畲银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件件艺术精品。明代万历皇帝的“金翼善冠”便出于此,其制作工艺登峰造极。

 

 

  畲族民俗银饰品的制作需经历溶银、倒条、打型、切料、压模、雕花、焊接、煮银、清洗等多道工序,此外还有镶嵌、点翠、珐琅等工艺。畲族民间银饰工艺繁复独特,浇筑成形后錾刻细部,仅錾花工艺就有阳錾、阴錾、平整、镂空等数种。从成形到纹饰全用锤錾,锤錾之后焊接成立雕、圆雕,有的是锤錾之后以银环银链缀成整件作品,细部刻画则以錾刻和镌镂完成。此外,利用畲族传统的刮光和煮银泡洗技术,通过玛脑片刮光和中草药混合液进行蒸煮刷洗,银饰显得更加光亮,典雅精致。

  而融合了畲、汉银雕技艺及历史文化,闽东银雕技艺更得以不断传承光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珍华堂银雕技艺等当属业界翘楚,享有盛名。

 

 

  珍华堂在保存传统技法基础上,对设计方式、雕刻技艺进行了改进。传承“操、凿、起、解、披”五种传统技艺、集花手法,融合先进臻熟银雕文化,发扬“圆雕、镂空雕、浮雕、平雕”四种工艺,在锻制、造型、纹样和工艺技术上都显示出了丰富内涵,使作品做工极为精细、考究。精雕细琢间,一件件饱含着畲家人智慧、蕴含畲族传统银雕精湛技艺的银雕作品,在珍华堂艺人手中脱颖而出、光彩夺目。

  除畲族凤冠外,珍华堂挖掘设计出许多配套畲家首饰。如银钗、银牌,银手镯、银腰带等,不同的银饰,设计装点着不同的图案、造型,也蕴含着不同的寓意和祝福。如缀在银钗钗头的双鱼,左右摆动,寓意年年有余。如意凤凰牌则由一个精致的如意银锁和吉祥银铃构成,银锁两侧各有一只跃龙门的鲤鱼,栩栩如生的造型,“双鱼护心锁”浑然而生。其正面则是一幅凤凰图,背面则雕刻着“凤凰到此”四字。如意、铃铛、鲤鱼、凤凰四种图案,吉祥如意、平安幸福等美好祝福溢于言表。珍华堂银雕艺人们还根据畲族假借汉字形及甲骨文形的纹样理念,设计出了“和睦、生活、结婚、收获、民俗”为主题的民族饰品纯银手镯、戒指和吊坠等。

 

 

  近几年,珍华堂银雕作品屡获大奖:“金龙戏珠”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获金奖;“鼎盛中华”获中国第五届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为原型,历时五年、耗费银料500多公斤精雕而成“金陵十二钗”,更是一举夺得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业内专家赞不绝口。目前,珍华堂艺人们正着手构思创作全新银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再展畲族传统银雕技术新风采。(福安新闻网)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大梦蕉城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闽ICP备1101230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61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