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威传》带密出版背后的故事
无名英雄 魂昭日月
2014年2月,《蔡威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带密出版,全书分十个章节,39.5万字,讲述了我军技侦战线开创者和卓越领导者———蔡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该传揭秘了蔡威在长征中三大鲜为人知的史实: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能在遵义胜利召开,离不开蔡威情报的重要支撑;中央红军能够顺利四渡赤水,离不开蔡威情报的重要援助;中央红军冲出草地关键的包座之战,离不开蔡威对敌情的及时破译。
蔡威,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人,1907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上半年,蔡威根据党的指示,参加无线电训练班学习,熟练掌握了无线电技术,并奉命从上海秘密进入鄂豫皖苏区根据地,与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开创了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曾任电台台长、方面军司令部二局局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等职。期间,他刻苦钻研,埋头攻关,获取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秘密情报,为粉碎敌人对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为配合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得到朱德、徐向前、陈昌浩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褒奖,被誉为“红军中的活菩萨”,在我军技侦情报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然而,艰苦险恶的战争环境、长期超负荷的忘我工作,使蔡威的健康受到极大损害。1936年9月22日,就在三路红军即将胜利会师之时,蔡威不幸病逝于甘肃岷县朱尔坪镇,年仅29岁。
由于地下工作和技侦工作的特殊性,蔡威生前的身世和革命经历鲜为人知,致使牺牲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烈士身份和籍贯都难以确认,英雄的遗骨只能客居他乡,其亲属、后人也未能享受到烈属的待遇。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关注下,在福建省、宁德市等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宋侃夫、王子纲和肖全夫、徐深吉、陈福初、马文波、李永悌、胡正先等红四方面军的老前辈们怀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开始寻找蔡威的家乡和亲人。经过3年艰苦曲折的找寻,终于在蔡威烈士牺牲49年后的1985年,确认了蔡威的真实身份及其家人的下落,英雄的忠魂回归故里,实现了蔡威生前老战友们多年的夙愿,也为技侦官兵树立了一位永远值得学习效仿的楷模。
1985年9月,国家主席李先念批示:“蔡威对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讯和技侦工作,做过重要贡献。”徐向前元帅批示:“蔡威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在破译方面有独特的建树的。”1986年,徐向前元帅还亲笔题写了“无名英雄蔡威”的条幅,高度浓缩了蔡威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共和国老帅对自己麾下一名功勋卓著部属的厚爱和缅怀。
王世雄等区领导在翻阅《隐形利剑———无名英雄蔡威》邮册
数易其稿 始成此书
“1985年8月20日,宋侃夫、王子纲和肖全夫、徐深吉、陈福初、马文波、李永悌等六位老部长、老将军联名给国家主席李先念、徐向前元帅写信,信中要求为蔡威同志在《中国名人辞典》立传。”蔡威研究会会长陈国秋回忆道,“蔡威出身富裕家庭,但却抛弃了奢华的生活,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出生入死,最后献出了生命,作为地方党史工作者,编撰《蔡威传》责无旁贷!”
从1985年起,地方党史工作者吴斌、叶明祥、陈其春、陈文顺、陈国秋等先后走访了蔡威生前战友、知情者三十多人,抢救了一批珍贵史料。在此基础上叶明祥、陈国秋撰写了《蔡威传略》和《蔡威大事年表》,并汇合十几位老红军的回忆文章,结集出版了《无名英雄蔡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006年,《福建省十一五红色旅游规划纲要》将蔡威故居列入四大红色名人(毛泽东、朱德、张鼎丞、蔡威)故旧居后,精心修复了蔡威故居,并于次年向公众开放,为进一步宣传无名英雄蔡威打造了新的平台。2008年7月1日,宁德蔡威研究会正式成立,《蔡威传》的写作也及时提上了议事日程。”陈国秋介绍。
2009年1月,受中共宁德市委市政府、蕉城区委区政府委托,蔡威研究会成立了《蔡威传》写作组,并讨论通过了写作大纲。两年多来,共收集史料120本;赴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等地参观考察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遗址20多处;与军内外党史专家、本地党史研究者30余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召开学术研究会20余次,撰写蔡威研究学术论文30余篇。经过集思广益,潜心创作,数易其稿,始成此书。
应宁德市委、市政府的请求,总参某部呈请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了“蔡威事迹展陈馆”馆名,并拨出专款在蔡威故居塑立了蔡威铜像,并将该馆确定为部队“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刘晓北部长欣然为《蔡威传》作序。
蔡威的战友、97高龄的总参某部老部长胡正先多次过问《蔡威传》的写作;老部长李永悌夫人吕东秀为《蔡威传》写作提供了珍贵资料;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会见了写作组部分成员和蔡威孙子蔡述波;蔡威老战友后代马根海、宋小苏、王光延、胡延华等都对《蔡威传》一书给予了热情支持。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百科研究部主任李国城少将不吝珠玉,指出:《蔡威传》语言流畅、引文无误、举例恰当、史料运用正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革命英雄主义优秀教材”。
“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蔡威传》的编撰。现任区委书记王世雄则把宣传蔡威作为一项弘扬革命传统的重要文化工程来运作,并两次晋京向总参某部专题汇报相关事宜。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经总参某部保密委员会审查,今年2月《蔡威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带密出版。”陈国秋说。
王世雄等领导晋京汇报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
将军作序 勉励后人
作为全军技侦战线主管部门总参某部,该部部长长刘晓北少将亲自为《蔡威传》作序。
《序》中,刘晓北将军深情地写道:“蔡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儿子,是福建宁德这方美丽水土养育出来的技侦英雄,为蔡威同志立传是蔡威家乡人民和广大技侦官兵的共同心声。多年来,在宁德地方历任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宁德蔡威研究会的具体组织下,经过全体编写人员的艰苦采访和辛勤写作,30余万字的《蔡威传》得以问世。闻知此事,作为技侦事业的一名传承者我感到十分欣慰。这部传记以丰富翔实的史料记述了蔡威同志短暂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反映了一个革命者既博大深沉又丰富热烈的内心世界;展示了技侦先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甘于奉献的高尚境界,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将军还写道:“蔡威同志离开我们至今已经77年了,可以告慰蔡威同志的是,当年他曾经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已取得了伟大成就,一个欣欣向荣,初步强大富裕的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他曾战斗、工作过的技侦部队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支保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蔡威烈士如若有知,定会含笑九泉。‘英雄虽逝忠魂在,光辉业绩励后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社会如何变革,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何多元,蔡威同志的英雄事迹永远是我们共产党人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
蔡威“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揭牌仪式在蔡威展陈馆举行
蔡威精神 蕉城区魂
“蕉城是蔡威的故里,蔡威精神是蕉城的区魂,要充分发掘蔡威精神!”区委书记王世雄在多个场合强调,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要把蔡威的事迹作为蕉城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导向。
2013年12月11日,蔡威“五个一”文化精品工程揭牌仪式在蔡威展陈馆举行,区领导王世雄、黄少芳、黄振溢、杨良辉出席揭牌仪式。区委书记王世雄当场捐出1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以支持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建设。2014年3月,区委专门成立了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领导小组,区委书记王世雄担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毛祚松,区委副书记黄少芳担任第一副组长,另有13位副处级以上领导担任副组长,以全力推进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建设,这样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在蕉城区是实属罕见。
在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推动下,将于2014年全面完成蔡威“五个一”工程,即一本书———《蔡威传》、一本纪念邮册———《隐形利剑———无名英雄蔡威》、一首歌———《等你》、一个展览陈列馆———蔡威事迹陈列馆、一部纪录片———《寻找无名英雄》。“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深入挖掘蔡威的人格魅力、深刻的文化内涵,并内化于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和行为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科学、严谨的选择。将蔡威的人格魅力发展为践行群众路线中应有的时代价值体系,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王世雄说。
如今,蔡威精神这一红色文化品牌已在蕉城扎根发芽。去年以来,省、市、区各级各部门先后组织300多批次、2万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到此接受教育。蔡威事迹展陈馆每年还在重大节假日,以廉政为内容开展“专题活动日”,并以“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与参观学习者座谈讨论,共同学习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政勤政的高尚风格。“蔡威并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遗产,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遗言,然而他给人们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留下了激越高亢的呼唤: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无不为蔡威的事迹所感动。
看望胡正先老部长
晋京汇报 商讨新作
2014年4月10日—12日,蔡威项目工作组赴京前往总参某部,汇报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进展情况,往解放军出版社对接办理《蔡威传》一书的保密协议等领取手续。
总参某部对工作组一行高度重视,指派编研室主任张东征大校、参谋刘建平、陈江龙、三部保密专职委员周昌盛大校等人,就具体问题进行了对接和指导。认为《蔡威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带密出版是该部的一件大事,该书的出版对确认蔡威在技侦战线的地位和历史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将作为该部全体官兵的人手一册的教育读本。并对蔡威展陈馆重新修缮、蔡威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蔡威邮册出版、歌曲《等你》以及公开出版物《寻剑———无名英雄蔡威传记》写作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军地双方共建做大做强蔡威项目和英雄家乡的建设事业。
工作组还专程拜访蔡威唯一健在的老战友———现年97岁的原总参某部副部长胡正先,并赠送《蔡威传》及邮册,胡老称该书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料,并深情回忆起与蔡威共事的点滴往事,表示要争取参加《蔡威传》研讨会。
在京期间,解放军出版社社长姚计军、副总编张良村、编辑部副主任丁晓平、责任编辑刘燕红等领导亲自接待工作组,高度评价蔡威“五个一”文化工程和《蔡威传》的出版,充分肯定当地党委、政府对《蔡威传》一书出版所做的积极努力,称蔡威精神是新时期特别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学习典范和生动教材,建议进一步扩大蔡威精神宣传面,希望多出类似精品,支持并策划蔡威传公开出版物《寻剑》及电视剧拍摄等作品工作。
相关链接>>>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百科研究部主任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主编 李国城少将对《蔡威传》的评价
受军事科学院宣传部包副部长委托,阅读了《蔡威传》,现就阅稿见解附上。
该传承担撰写的单位和编撰人员,历时二十余载艰辛调研考证,撰写编修,为我军隐藏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树碑立传,这种执着精神和无私奉献值得敬佩。
此传记打破常规编撰形式,将调研考证的真实史料融入传写体,并以技侦人员严谨求是的态度证明英雄人物的非凡人生足迹;编写撰审人员能对该书做到语法顺畅、引文无误、举例恰当、史料使用正确,既展现了蔡威参加革命前后的历史画面,又反映了众多军事历史人物,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地点和部队、人物交待清晰、表述公正,同时也回避了不该公开的问题,符合技侦保密要求。形象准确表现出了无名英雄的生平思想和奋斗足迹,是集历史知识、技侦常识和人物事迹于一体的传记,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教材。
2013年9月22日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宁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并转中共宁德市委,中共蕉城区委:
欣闻《蔡威传》在宁德市委市政府、蕉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书稿已通过总参某部保密审查和军事科学院军史科研部审阅把关,即将由解放军出版社带密出版,谨致热烈祝贺!
蔡威是福建省早期中共党员,闽东革命先驱者之一,他是中共中央“特科”直接培养的密码破译优秀人才,在开创红四方面军技侦工作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在长征中成长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无名英雄”蔡威的事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写成小传,编入《福建烈士传》丛书。此后20多年,你们成立蔡威研究会,聚集各方面研究力量,对蔡威生平、家世和重要革命活动作深入细致的考证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你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蔡威故居列入《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闽委办【2005】70号)和《2011-2015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闽委办【2011】45号),并被确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蔡威传》的写作,是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规划的重点选题之一。编写组历经近5年时间,潜心创作,数易其稿,最终成书,被军科院专家认定为“一部不可多得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优秀教材”。
《蔡威传》的创作和出版,是我省党史、军史研究的一大成果,是中共宁德市委、蕉城区委的正确决策和长期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我省党史工作者和蔡威研究会同志们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为了弘扬“无名英雄”蔡威的革命精神,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教育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蔡威传》的基础上,创作出一部可以公开出版的文学传记以及影视作品,借以广泛宣传“无名英雄”蔡威的光辉业绩和不朽功勋。
我们将继续支持你们的工作!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4年1月25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12)蔡威:宝剑锋从磨砺出(中)
- (2014-08-12)蔡威:宝剑锋从磨砺出(下)
- (2014-10-09)走进蕉城古井 搜寻古井故事
- (2017-09-01)蕉城好故事丨三个小故事述说小岭村精准扶贫
点击排名
- (2016-09-09)蕉城第一波优秀教师来袭,谁是你心中的“最美
- (2016-06-17)身份证3522开头的宁德人,其实根本不用出国旅
- (2017-09-01)宁德报恩寺的前世今生,揭开一段波澜沉浮的真
- (2018-02-25)【扫黑除恶】举报有奖!蕉城公安面向社会收集
- (2018-01-08)厉害了!9家风景区获批“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水
- (2016-04-26)菜市场の旅行丨人生百味之“东湖市场”
- (2014-08-12)蕉城元宵节习俗走透透
- (2014-08-12)雪国蕉城 水墨江南
- (2014-08-12)纸扎传承技艺
参与评论